110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卓美眼科专家帮你顺利入警
查看: 1305|回复: 11
收起左侧

“红色之旅”札记(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1 11: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红色之旅”札记(一)
于世涛
        我们“红色之旅”一行十二名来自基层一线的民警(10男2女),在分局政治处蔡主任(大家都叫他蔡长官)的带领下,大包小裹地挤上了“沈北——福州”的K665次列车。
        在卧铺车厢里,大家都找到自己的铺位,就急着打开这些“大包小裹”,里面大都是从家里带来的“亲手杰作”:有警花们自己烙的“发面饼”,有警嫂们亲手制作的“炸肉酱”、煮鸡蛋、酱鸡爪,有从超市买来的咸鸭蛋、火腿肠、小咸菜、咸鱼、干豆腐和煎饼,还有洗干净的大葱、青蒜、苣荬菜、尖椒、黄瓜、西红柿等蔬菜,该有的都有了,简直成了农贸市场。另有蔡长官特意给大家准备的两大桶“三沟”高度白酒和一箱易拉罐啤酒。
        蔡长官一声令下:开饭!大家就毫不客气地乱吃起来。怎么是乱吃呢?因为大家带来的东西都掺在了一起,也不知道是谁带的东西,到这里都充公了。谁想吃啥就吃啥,各取所需,真正的“共产主义”了。
        大家一边吃着,一边喝着,并频频举杯相互敬酒。两位警花不失时机地给我们抢拍了许多“干杯”的镜头。等到我们一杯白酒已经下肚的时候,蔡长官的一罐啤酒还在慢饮。老局长“隋二哥”(大家都这么称呼他)不干了,大声嚷着:说你蔡长官,喝酒真一般,一罐小啤酒,半天没喝完。话音刚落,引起众人哄堂大笑。
        酒足饭饱之后,有几个哥们儿又凑在一起打“懵雷”(扑克的一种玩法)。因为刚刚喝完酒,又因为是打“懵”,谁都不知道和谁是同伙,常常因为出错牌而哈哈大笑。
        好久看不见大家这么放松,这么随便,这么开心,这么热闹了。大家此时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职业,全然没有了往日执法时的威严,尽情地吃,尽情地喝,尽情地说,尽情地玩,尽情地乐。此时,不论职务高低,大家都哥们儿相称,肆意玩笑,开心极了。
        我们的热闹,我们的开心,我们的和谐,引来了周围旅客羡慕的目光。看着大家恬静、休闲的神情,我在心里暗忖:让广大基层民警从紧张、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适当放松一下心情,是对民警身心健康的关爱,是给队伍合理的充电,是和谐警营建设的需要,也应该是分局党委决定此行的美好初衷。(待续)

辽宁省阜新市公安
2015-10-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1: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之旅”札记(二)
于世涛
        列车经过一昼夜的疲惫行驶,器宇轩昂地冲上了九江长江大桥。旅客们雀跃着奔向车窗向外观看。此时,只听见车轮碾压大桥的空旷声,却看不见桥体的形状和桥身的气势。只见晚霞耀映下的江面上,鳞光泛起,微波荡漾,货轮、汽艇、游轮、渔船在江面上缓缓游弋,形成百舸竞相的画面。我们当中的人,大都没到过长江,更别提见过长江的恢弘了。现在能亲眼目睹美丽壮观的长江,激动心情溢于言表。随行的导游小姐不失时机地介绍说,九江长江大桥是连接湖北黄梅和江西九江的天堑通途,是目前我国桥身最长、跨度最大的公路、铁路两用桥梁。
        列车在大桥上行驶大约有四、五分钟的时间,足见桥身的长度和跨度。当列车驶离江面时,九江车站也就到了。
        在没来九江之前,我对九江已经有个大概的了解。
        赣北门户九江市,左连洞庭水,右邻鄱阳湖,南依庐山,北靠长江,是真正意义上的“依山傍水”。境内有贯穿南北大动脉的京九铁路,有横亘东西的黄金水道长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城市人口不多,约八十四万,但经济却十分发达,是华东地区的经济重镇。自古谓“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之地。其境内的庐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秦皇汉武亦步入其中,多少文人骚客也曾留下许多旷古奇文。
        但我的了解毕竟有限。到了九江才知道,九江古称江州、浔阳。三国时期是东吴孙权的属地,现在其境内还留有东吴大将周瑜训练水军的“点将台”。大家都熟知的《水浒传》中的宋江在怒杀阎婆惜,被官府发配江州后,又醉酒在浔阳楼题反诗判处死刑,后被梁山泊好汉李逵等江州劫法场救出。这些故事就发生在九江的过去。现在的九江市就有个浔阳区。我虽然无从考证这是否就是历史的沿革,但现在的九江确有浔阳楼古迹,并有江州和浔阳的古称。每个热爱自己家乡的人,都希望家乡有个美好的故事。我一踏上这美丽的土地,就爱上了九江。我但愿这些故事都是真的。
        九江不光山美,水美,人更美。负责接待我们的九江市“龙之旅”旅行社导游小姐刘芬,柳眉大眼,身材窈窕,口齿伶俐,声音如歌,热情如火。但就是普通话说得一般。她“Yin”、“Ying”不分,“Xin”、“Xing”同音,结果闹出许多笑话。
        我们一下火车,刘小姐就热情地说:“欢迎复兴(阜新)的朋友到九江做客,大家旅途兴苦(辛苦)!”蔡长官风趣地说:“不客气!我们复兴,你们复兴,咱们大家都复兴,中华民族更复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当我们问起当地的物价时,刘小姐说:“只要有蝇子(银子),买啥都有。”我们不解,“蝇子?蝇子有什么用?”还是蔡长官见多识广,他首先理解了,就诙谐地说,“蝇子(银子)有的是,就怕有蚊子。”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刘小姐也被逗笑了。
        在刘小姐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吃得好,睡的香,在古城九江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待续)



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局
2015-10-17

站长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494920
关注招警、公务员考试最新考试信息考试动向从关注站长微博起步
点击举报违法不良信息,奖励论坛积金币www.110bbs.com
为响应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110BBS特别推出举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专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1: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之旅”札记(三)
于世涛
        次日清晨,我们“红色之旅”的十二名同志坐上了旅游汽车,开始向庐山进发。
        庐山旅游风景区,是九江市下辖的副市(地)级行政区。从九江市区到庐山景区约需两个小时的路程。导游小姐刘芬介绍说,此路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毛主席第一次登庐山走的就是这条路。接着,小刘就打开了话匣子,用她那银铃般的嗓子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述了一段“红色故事”。
        一九五九年六月底,中共中央决定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毛主席为此来到庐山,这就是毛主席生平第一次登庐山,留下了“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的豪迈诗句。当时的江西省省长邵世平奉命陪同。
        邵世平,也是一位资深的老革命,是新中国江西省第一任省长。他作风严谨,工作认真,著名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就是由他亲手创办的,得到了毛主席的充分肯定。邵省长在接到陪同毛主席登庐山的指示后,做了充分认真的准备,因为他深知毛主席他老人家有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习惯。为此,邵省长让秘书准备了一大本关于庐山的详细资料,以备毛主席提问时回答。
        当邵省长陪同主席乘车来到庐山脚下的时候,毛主席看着新修的柏油路面问:“什么时候修的路?”邵省长回答说,去年修建的,刚刚通车不久。毛主席高兴地点了点头:“哦,大跃进的成果啊!”毛主席又问:“从山脚到山上一共有多少道弯?”邵省长非常肯定地回答,报告主席,一共有三百九十六道弯。毛主席对邵省长干脆利落的回答没有说什么,一边点燃一支香烟,一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时,毛主席从秘书的挎包里取出四盒“安全火柴”(当时是计划经济,国内只有这一种火柴),每当汽车转弯慢行时,主席就往车窗外扔一颗火柴。等到汽车停下来的时候,四盒火柴全扔光了。毛主席微笑着对邵省长说:“四盒火柴就是四百颗火柴,应该是四百道弯才对呀!”邵省长着急地打开秘书准备的汇报材料,仔细看了看,确实是三百九十六道弯啊!当邵省长满脸通红地抬起头来看主席的时候,毛主席正在吸烟,他忽然醒悟说,报告主席,刚才您在车上抽了四只烟,用了四颗火柴。毛主席哈哈大笑,全车的人都笑了。
        故事讲完了,我陷入了沉思。记得“文革”期间我正在上小学的时候,教室的土墙上张贴了许多“毛主席语录”,每条我都背得滚瓜烂熟。其中有一条语录我至今记忆犹新:“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看来毛主席就是我们“认真”的榜样。无论做什么,我们都应该有一个认真的态度,认真的精神。我们要生活认真,学习认真,工作认真,作风认真,让“认真”二字贯穿于生命的始终。让“认真”二字成为我们公安机关的行为准则。作为人民警察,就更应该坚守“认真”二字,这样才能做到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法律负责,对人民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待续)

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局
2015-1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1: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之旅”札记(四)
于世涛
        临近中午,我们“红色之旅”一行人来到了仰慕已久的庐山。
        上小学的时候,我是在古诗当中知道庐山的。对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七绝《题西林壁》中关于庐山的千古绝句,让我对庐山产生了神驰遐往。
        上中学的时候,正赶上全国性的“批林批孔”运动。在学习毛主席在“九届二中全会”上关于《我的一点意见》的讲话时,我和我的同学们都知道了庐山会议和庐山斗争;更知道了“庐山炸不平,地球照样转”的亘古道理。几次中共中央“庐山会议”上的残酷斗争,给庐山凭添了许多浓郁的政治色彩和神秘感。而当我真正登上庐山之巅的时候,心情却如此地平静。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都早已面向公众开放,而今天我能登上庐山,那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据导游小姐介绍,庐山,古称匡庐。传说在周朝的时候,有姓匡的兄弟两人上山修道,广施善行,普度众生,得到百姓拥护。周王得知后,求贤若渴,立即派人上山寻找匡氏兄弟,以求其帮助周王治理天下。但差人寻遍高山峻岭,找不到这兄弟俩的踪影。据说匡氏兄弟已经修炼成仙,得道升天了。仅留有一间他们曾经居住过的“茅草屋”在山坡上。而古代的“茅草屋”称之为“庐”。为纪念匡氏兄弟,此山被后人称作“匡庐”。后来,宋太祖赵匡胤登上皇帝宝座,做了大宋天子,因其名字当中含有“匡”字,“匡”在民间就成了“讳语”。自此,就把“匡庐”改称“庐山”了。这些仅是传说而已,并无史料记载,但在当地却一直流传下来,从侧面引证了“庐山”的来历。
        庐山的中心,其实就是我们脚下的牯岭街(又叫牯岭镇)。
        牯岭的原名叫牯牛岭。因其南面卧有一岭,状似公牛(古称公牛为牯牛)而得名。牯岭街位于庐山山顶,常年云缠雾绕,是真正意义上的“云中山城”。据史料记载,明朝永乐大帝曾把牯岭御封为“天池寺”,列为皇家禁地,严禁百姓采樵放牧。致使此地一直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较高。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大量的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传教。1886年夏天,英国传教士李德利(音译),乘船顺长江而下,远远看见长江边上的庐山,气势磅礴,怪石林立,雾腾云绕,森林茂密,一定是个极佳的避暑胜地。李德利当即徒步登上庐山,来到山顶上的牯牛岭,看中了这里的凉爽气候和怡人的景色。于是,李德利通过各种手段打通关节,又通过英国领事馆的干预,得到了当时中国官府的租契,把牯牛岭辟为“英租界地”,并根据英文单词cool(形容词,凉爽的,清凉的),加后缀—ing而构成英文cooling(名词,凉爽)的音译,而把牯牛岭简称为“牯岭”。从此,庐山顶上的牯岭,先后有十几个西方国家的传教士、商人以及中国各界富豪权贵,争相到牯岭投资兴建避暑别墅。这些掩映在参天古树和峻岭险峰之间的中、西式建筑,形成了牯岭特有的城市田园风格,宛如万国建筑博物馆。正如旅游小姐介绍的那样,庐山的早期开发,牯岭的早期建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铁证。中国近代大文豪胡适也曾说过:“牯岭,代表着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
        今晚我们就住在这牯岭街了。
        晚饭后,我和蔡长官等一行人到街里观光。只见如今的牯岭,街道整洁,绿树成荫,芳草萋萋,鸟语花香;两侧店铺林立,霓虹灯光闪烁;商家经营繁忙,顾客摩肩擦踵;路面不宽,人来车往,川流不息,井然有序,但却始终看不见有警察或协勤人员执勤的影子。真是来到了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我和同行的战友们说,这里最大的特点是街面上看不见警察!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都狡黠地笑了。(待续)

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局
2015-1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1: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之旅”札记(五)
于世涛
        早饭后,导游小姐带领我们“红色之旅”一行人来到牯岭街的环山公路站点,乘车西行大约两三公里,进入到庐山西谷的“花径”。在进入花径之前,我和隋局、小宝一起在“世界地质公园——天桥冰溢口”标识前合影留念。
        前行左侧即“如琴湖”,因其形状似小提琴而得名。我在岸边俯瞰如琴湖,水面平和如镜,四周峰峦环抱,森林蓊蔚,环境幽雅。湖内有岛,曲桥连接,上缀水榭,绿水青山,相映成趣。凭栏而立,湖中火炭似的金鱼悠闲自得,四周鲜花缀岸,绿丛掩映,山峦倒影,妙处横生,宛如一幅美丽的水墨丹青。
        行至百余步,来到花径门前。一座石门豁然映入眼帘,石门两侧刻有对联“花开山寺,咏留诗人”,横楣上书“花径”。众人在花径石门前小憩,惹来许多推销纪念品人的骚扰。我等马上起身走进花径石门。
        拾级而下,园内石中有花,花旁有石,草木飘香呈秀,奇石参差林立。在曲径尽头有一伞顶红柱的“花径亭”,亭内横卧着一块巨石,上刻“花径”二字,相传为白居易手书。在亭左绿树婆娑、花团锦簇中,掩映着一座方形五彩石亭,称为“景白亭”,据说这就是当年白居易观赏桃花写诗的地方。
我们边走边听导游小姐介绍:花径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庐山的闲居,系诗人咏桃花的地方。
        相传白居易任江州(即今江西九江)司马时,在山下九江等地桃花已凋落的暮春时节,登上庐山游览,看到这里桃花盛开,感慨不已,便写下了《大林寺桃花》,给后人留下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千古诗句。自此,这里便被人们称为“白司马花径”。而被辟为“花径公园”时,乃是建国后的一九五三年。
        循卵石铺就的小径前行,眼前忽然间被一座草堂挡住去路。导游小姐介绍说,这里便是著名的“白居易草堂”,是花径内的又一重要人文景观。
        相传白居易朝廷为官时,因上书言事,本是一片忠心,却落得个“越职言事”,被贬江州司马。贬官后的白居易游庐山后,在如琴湖畔建造草堂三间,在此读书赋词。有咏草堂诗为证“五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柱竹编墙。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通风夏日凉。洒砌飞泉才有点,拂窗斜竹不成行。来春更葺东厢屋,纸阁芦帘著孟光。”从这首诗可以看到,当时白居易面对庐山美景的愉悦心情,也反映了诗人不满朝政,远离政治漩涡的平和心态。白居易在这里“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酋,应接不暇”,修身养性,为日后的东山再起做了很好的沉淀。
        进到草堂内,墙壁上可见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条幅,诗人再现了草堂建造的朴实简陋,陈设的雅致惬意,以及草堂周围景色的山清水秀。这篇千古奇文的开头是“匡庐奇秀,甲天下山”,从此便有了“匡庐奇秀甲天下”的断言
        从草堂出来,只见四周绿树葱茏,前有池水,后有竹林。水池里鱼翔浅底,竹林里蛙鸣鸟唱。我站在诗人的雕像旁,和古人同闻蛙鸣鸟语,共听林涛泉声。此情此景,我迷恋其中,真让我流连忘返。(待续)

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局
2015-1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1: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之旅”札记(六)
于世涛
        从花径出来,经如琴湖岸边,来到锦绣谷入口处的天桥。
        其实,在“世界地质公园——天桥冰溢口”标识前合影留念时,我就注意到了远处的背景就是天桥。
        庐山天桥其实不是桥,仅是一块在悬崖峭壁上突兀而出的巨石。从侧面望去,巨石高悬于绝壁之上,形如断桥。奇妙之处在于天桥断崖相对应的一方,也有一块巨石伸出,恰似断裂的桥身。
        从天桥的对面看去,断桥地形险要,涧深壑绝,怪石堆垒,有几棵怪松在岩石上耸立。
        从天桥的下面上望,看不见断崖上的游人,仅见犬牙交错的岩石,好像随时有塌下来的危险。
        徒步来到天桥之上,岩面平坦,形如磨盘,旁边立一“天桥览胜”巨石,在此照相留念的人很多,须排队等候。我坐在平坦的断桥上,并不感到天桥的险峻。双目直视对面的断崖,依稀可见清晰的岩石断面。导游小姐不失时机地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天桥的传说。
        相传在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与元朝大将陈友谅交战于鄱阳湖畔,朱元璋被陈友谅打败,只身单骑逃上庐山。陈友谅率军在后紧追不舍,朱元璋慌不择路,跑到了一悬崖峭壁处。朱元璋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眼看就要被生擒活拿。这时,突然金光一闪,一条金龙从天而降,横卧在天堑之间,立时化作一座石桥,朱元璋绝处逢生,驰马而过。当陈友谅的追兵随后赶到桥头时,正欲过桥,突然一声巨响,桥断石坠,陈友谅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朱元璋消失在崇山峻岭之中。就此留下了天桥奇观。后来朱元璋做了明朝皇帝,此事越传越神,一直流传至今。
        据后人判断,这只是一个民间故事。应该是封建皇帝为了宣扬自己是“真龙天子”杜撰出来,以便笼络人心的。
        不管怎样,导游小姐讲的活龙活现,我们大家也听得津津有味。传说归传说,但眼前的天桥,断崖堪称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大奇观。(待续)



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局
2015-1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1: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之旅”札记(七)
于世涛
        过了“天桥”,就进入了锦绣谷。这里直接通往庐山险峰。
        导游小姐在前面打着小旗子引路,我们“红色之旅”一行人紧随其后。这是一条人造石阶路,行进的左侧是断崖,上面植被茂密,溪水汩汩。石阶路面很窄,大约一米左右,在路边筑有护栏,护栏下满目葱茏,深不见底。游人都谨慎慢行,以防发生意外。
        导游小姐一边在前面压住阵脚,一边向大家讲述着关于锦绣谷的故事。
        相传晋代东方名僧慧远经常到此撷花采药,这里四季花开,彩蝶汇聚,犹如锦绣,故得锦绣谷美名。据说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也曾到此游览即兴赋诗一首:“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这样看来,锦绣谷美名应该由此而生。
        这锦绣谷还真是名不虚传,一路行来,细品慢赏,只见谷中千岩竞秀,万壑回萦,断崖天成,石林挺秀。峭壁峰壑如雄狮长啸,如猛虎跃涧,似捷猿攀登,似仙翁盘坐,栩栩如生,令人拍案叫绝。
        行至一急转弯处,左傍绝壁悬崖,右邻万丈深渊,一尊三米多高的巨石耸立在游人面前。导游小姐介绍说,这就是“幸运石”,来此游览的人们都要摸一摸它,不多不少,只能摸三下,摸多了就不灵验了。“一摸财源广进,二摸官运亨通,三摸事业有成。”
        果然,在此通过的游人都上前摸三下“幸运石”。我知道这是胡扯瞎掰,但也上前摸了三下,不求灵验,只图个吉利。
        沿石阶路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的路程,一块硕大的巨石横卧在眼前,行人须手脚并用方能爬到上面去。这里有许多摊点在此叫卖特色小吃,饮料,瓜果和旅游纪念品等。也有许多人在此拍照留念。原来这里就是闻名中外的“庐山险峰”了。
        站在险峰举目远眺,锦绣谷全景尽收眼底,远处影影绰绰的建筑物就是庐山脚下的九江市区。站在这里,犹如站在云端,脚下云雾缭绕,头顶蓝天可及。这使我想起了至今能朗朗上口的毛主席诗词《为李进同志题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读小学的时候我就能背诵这首诗词了。我就是从毛主席诗词里知道庐山险峰的。
        在险峰摄影留念的人很多,但得等候,因为只有坐在那把专用藤椅上(据说那是毛主席曾经坐过的藤椅),把“庐山险峰”四个字摄入镜头才算是正宗的险峰留念。不过这是要收费的。遗憾的是,排队的人很多,我又着急去看下一个景点“仙人洞”,故没有在险峰摄影留念,现在想来有些悔不当初。(待续)


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局
2015-10-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1: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之旅”札记(八)
于世涛
        今天我们起了个大早。匆匆吃完早饭,就在导游小姐刘芬的带领下,直奔庐山的著名景点含鄱口。
        含鄱口,因为此处有九奇峰和五老峰张臂拥抱鄱阳湖,似要“鲸吞湖水”一般,故得此名。我们顺山路登上含鄱岭,极目远眺,湖光十色,尽收眼底。云海翻腾,似在脚下。
        正当大家忙于摄影留念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好奇地登上含鄱亭,寻找电影《庐山恋》里周筠和耿桦热恋的镜头。但人去亭空,一点也找不到当年男女主人公的激情场景。可我却在此处有幸目睹了汉阳峰的自然奇观。
        汉阳峰,是庐山的最高峰(主峰),海拔1474米。据导游小姐刘芬介绍,在月明风清之夜,站在峰顶可以看到湖北汉阳的灯火,由此而得名。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曾经登临汉阳峰,并坐于崖石前鸟瞰长江,思虑如何疏浚九江之水,造福人类。由此峰顶至今仍留有“禹王石”景观。
来到庐山,不能登临主峰——汉阳峰(由于时间仓促的原因),应该说是一件憾事。但我能赶上如此晴朗之日、雾尽之时,举目远眺汉阳峰,一睹其真实面目,也算是一大幸事。
        众所周知,庐山是一山飞峙,雄踞长江岸边,由长江、赣江、鄱阳湖、洞庭湖相夹环抱,形成了襟江带湖,江环湖绕的山光水色。致使庐山形成了独特的“云雾景观”。尤其是作为主峰的汉阳峰,常年云雾缭绕,就是当地人也难得一见其“庐山真面目”。可此时此刻,天随人愿。正当我认真观赏汉阳峰奇景的时候,天边飞来了一团云雾,刹那间汉阳峰在我的眼前消失了。这使我非常沮丧。此情此景,马上就让我想起了三十年前揭发批判“四人帮”主犯江青时读过的一首五言绝句诗,《题庐山汉阳峰》,作者就是江青。诗是这样写的:“江上有奇峰,锁在云雾中;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当时,大都说这首诗充分暴露了江青的政治野心,她妄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力,只是在等待时机而已。
        但当我身临其境远观汉阳峰时,才真正领悟到江青《题庐山汉阳峰》诗句的精美绝伦,是一首地道的写景诗。她把闻名中外的庐山奇雾景观刻画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对于江青的评价,历史自有公论,我们在此姑且不谈。但江青的这首五言绝句,绝对算得上是中华诗词中的一件瑰宝。而且只有当你身临其境去亲身感悟时,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待续)


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局
2015-10-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1: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之旅”札记(九)
于世涛
        庐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而庐山的美,堪称瀑布位居第一。能亲眼看一看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是我从小就梦寐以求的事,也是我们“红色之旅”全体人员的共同心愿。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已成为千古绝唱,广为世人传诵,中华大地妇孺皆知,就连幼儿园里的三岁孩童都能朗朗上口。下一个景点就是庐山瀑布,我还真有点儿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当我们挤在含鄱口索道排队等候去看大口瀑布的时候,就听见有几个素不相识的游客在轻声吟诵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不难看出,大家此时的心情都不同寻常。
        至于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究竟是哪一个,我也搞不清楚。因为到了庐山才知道,庐山的瀑布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叠泉瀑布,秀峰开先瀑布,黄龙潭瀑布,乌龙潭瀑布,还有就是马上要看到的大口瀑布。也就是说,庐山有个“瀑布群”。我曾几次忍不住问过导游小姐刘芬,咱们要看的这个瀑布是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吗?刘芬回答说是,但只是其中的一句。据说李白诗中最后一句“疑似银河落九天”中的“银河”就是指大口瀑布。
        下了索道,我们又手脚并用地上下攀爬了好几个崎岖的谷壑,才来到大口瀑布前,此时我已浑身是汗气喘吁吁。
        我环顾一下四周的地势,瀑布周边似汉字“凹”字形,瀑布就在“凹”字底部的悬崖峭壁上。瀑布下有一自然水潭,清澈见底;潭边左侧的陡崖上立有一石,上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李白”。字体潇洒飘逸,龙飞凤舞,非常大气。在此处摄影留念的人排起一个长队。瀑布的左侧郁郁葱葱,植被茂密,松柏林立,其间有一陡峭小径,和地面大约呈八十几度左右,非常险峻。小径上有人工修造的台阶,游人就是从这里爬过来的。瀑布的右侧是和瀑布平行的陡峭山岩,几乎呈九十度,如刀削般,光秃秃的,寸草不生,岩体呈灰褐色,和瀑布形成强烈的颜色反差。瀑布落到潭里,流向下一个悬崖,就是瀑布正前方的“凹”字开口处,深不见底。
        我又蹒跚着来到瀑布底下的水潭边,仰视着“轰鸣”的瀑布。我想真正领略一下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但令我很失望。也许是星移斗转、时世变迁,也许是风蚕水蚀、自然褪变,也许是我凡人一个、并无慧眼;也许……。总之,我此时根本找不到李白笔下气势非凡、美丽壮观的“庐山瀑布”。
        我又往前走了走,再仔细看一看这瀑布的画面。
        瀑布挂在大约四十多米高的峭壁上,最宽处约十多米左右。瀑水流下峭壁时分成四注水流。两边的水流细小,贴壁而下,静悄悄地,缓缓流入潭底;中间的水流湍急,犹从天降,被峭壁上凸起的岩石分成两半,到半山腰处又合并在一起,形成宽、大、急的瀑布,呈银白色扇面状,“呼喊着”砸进水潭,激起无数几米多高的水花,甚是壮观。
        啊!你真美,庐山瀑布。我此时才明白了李白当年用高度的浪漫主义手法,用非凡的意境创造了非凡的景色,给庐山瀑布注入了不朽的生命。
        面对就在眼前的庐山瀑布,我旁若无人地高声朗诵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待续)



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局
2015-10-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1: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之旅”札记(十)
于世涛
        天快黑的时候,我们“红色之旅”一行人迈进了红色苏区—吉安城。
        吉安是井冈山脚下的江西省吉安市政府所在地,是井冈山红色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苏维埃江西省第一任主席曾山就出生在这里。世纪伟人毛泽东主席的祖籍就在吉安的吉水县八都镇,现在已被辟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有关资料考证,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祖籍也在吉安。
        作为红色苏区的吉安,曾经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著名的中央苏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就在吉安的东固。这里是我党创建的最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中央苏区的奠基石。中国革命从这里开始迈向胜利,中华民族从这里开始走向辉煌。
        吉安是个英雄的城市。有着无数英雄的人民和英雄的儿女。朴实的吉安人民无私的支援了中国革命,牺牲了无数的吉安儿女。据统计仅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达5万人之多。著名的红色歌曲《十送红军》唱的就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听当地人讲,吉安有147位开国将领,是新中国诞生将领最多的城市。
        吉安,古称庐陵。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吉安人杰地灵,孕育了无数中华英才。南宋著名将领、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吉安人。他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英勇和忠贞,他以高度的民族气节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对后人有着极强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教育。现在的吉安“文天祥纪念馆”,是江西省最大的历史名人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位于吉安福田乡的“文天祥墓”也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收入《中国名胜辞典》。
        大家都熟知的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曾庆红(曾山之子),是几百万吉安优秀儿女的杰出代表。
        在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吉安人民的光辉篇章。吉安,作为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如今的吉安市,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母亲河赣江横贯市区,就像一条玉带缠绕在美女的腰间。赣江两岸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这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成果啊!
        红色之城吉安,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您是中国革命的见证,您是井冈山精神的摇篮。
        我们来了,英雄吉安!我们拥抱您,红色吉安!我们代表着阜新市细河公安分局的全体干警,向老区人民问候!向老区人民学习!!向老区人民致敬!!!(待续)



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局
2015-10-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1: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之旅”札记(十一)

于世涛

        早饭后,我们“红色之旅”离开吉安市区向井冈山进发。大约在10点多钟,旅游车停在了路旁的一个广场处。导游小姐刘芬介绍说,这里是进入井冈山景区的标志——井冈火炬,全国各地到井冈山红色旅游的都在此合影留念。
        我第一个跳出车厢。啊!魂牵梦萦的井冈山,我们终于见到您了。只见一个巨大的“井冈火炬”雕塑,矗立在一个正方形赭色花岗岩底座上,就像一团火,在阳光下熊熊燃烧。这里就是井冈山风景区的大门。这尊火炬雕塑傲然挺立在大门口,就好像在大声向全世界宣告:井冈山是红色的!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已经形成燎原之势!井冈山精神正在为中华儿女世代传承!
        合影毕,我们的旅游车又向前行驶了大约十几分钟后停了下来。下车后,导游小姐把我们引到了旅游大厅。在此处,井岗山风景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给每人赠送了一顶“红军帽”——灰色布制的八角帽,帽檐上缀着一颗红五星。我们大家都毫不犹豫地戴上红军帽。此时,整个大厅里清一色的红军帽,其中也有扎绑腿、穿红军服的。我刻意认真地环视了一下,大家的表情都很庄重也很自豪。
        我们随着大队着红军装、戴红军帽的旅游人群一起登上了井冈山景区专用旅游中巴。车上播放着红色歌曲,一首《十送红军》唱得人柔肠寸断。
        红色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1928年4月,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创建了我党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现在的井冈山,红色印记随处可见,让人有一种亲手触摸历史的感觉。放红色音乐,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看红色影视,出售红色历史书籍、领袖像章和将帅纪念照等……,红色,都是红色。仿佛整个井冈山的空气都被染红了。
        我们先后参观了小井红四军医院红军烈士墓,黄洋界保卫战遗址,大井毛泽东旧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是:井冈山的历史是烈士用生命写成的,井冈山的红旗是烈士用鲜血染红的,井冈山的精神是烈士用忠诚铸就的。
        在毛主席旧居前,我们都身着红军装,头戴红军帽,臂戴红袖章,重温党的誓词,心情无比激动。摄影师及时给我们记录下这庄严的历史瞬间。
        在毛主席旧居前的草坪上,有一块光溜溜的大石头静静地躺在那里,这就是著名的“读书石”。当年毛主席为了节省灯油,经常坐在这块石头上读书、看报、批阅文件。迎着日出,送走晚霞,毛主席就是在这块石头上完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提出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怀着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敬心情,我也郑重其事地坐在“读书石”上,手捧书本,留下了一张“认真读书”的照片。
        眼前的井冈山,群峰矗立,万壑争流,苍茫林海,溪流飞瀑,云海磅礴,游人如织。满山的红杜鹃向远来的客人露出灿烂的笑脸。在这里,我们走红军路,唱红军歌,听红军故事,讲革命传统,使到场的每一个人真正领悟了“井冈山精神”,强烈的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还是蔡长官总结的好:“这里是井冈山精神的源头,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最感人的地方,我们还会再来的!”
        是啊,我们一定会再来的!
        我们来了,要亲手拥抱一下井冈山的红色历史;我们走了,要把井冈山最宝贵的财富——井冈山精神带回去!
        再见,红色井冈山!(待续)

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局

2015-10-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1: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之旅”札记(十二)
于世涛
        在我们“红色之旅”登上黄洋界保卫战遗址之前,首先在放映大厅观看立体电影“黄洋界保卫战”。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人配发了一个立体眼镜(偏光镜)。戴上这种眼睛看电影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非常逼真,但也非常恐怖。当屏幕上的红军战士把手榴弹投向敌群时,一个个手榴弹就在我眼前飞舞,着实有些害怕。当敌人的机枪向我红军战士扫射时,旋转的弹头直接飞向我们观众自己,确实很恐怖。坐在我旁边的警花小崔不时发出惊叫声,偶尔还吓得直捂眼睛。
        黄洋界哨口,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军事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这个哨口扼守着湖南酃县、江西宁冈上井冈山的要隘,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28年夏,红军在这里建造了营房,修筑了三个工事,布兵驻防。
        黄洋界保卫战,并非是毛主席亲自指挥的。当时,作为红四军前委书记的毛泽东奉中央局之命率领红四军主力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下山赴湘南作战,湘赣敌军乘虚集结四个团的兵力猛攻井冈山。当时红军扼守黄洋界哨口的红三十一团一营仅有两个连的兵力,且弹药少,装备差。形势非常严峻。
战斗打响前,红军指战员和当地群众一起昼夜修筑工事,在工事前沿堆积大量擂石滚木,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挖深壕沟,埋设竹钉阵,扎制篱笆栅,共构筑了五道防线。
        战斗打响后,红军指战员凭借黄洋界天险,拼死抵抗,利用擂石滚木和手中仅有的武器打退敌人四次疯狂的冲锋。下午四时左右,敌军意欲再次组织进攻。这时,红军发射了仅有的三发迫击炮弹。头两发炮弹是哑炮,第三发炮弹响了,恰巧命中敌指挥部,敌军大乱。这时守山的赤卫队员吹响了号角,山上的村民擂响了战鼓,儿童团员们点燃了装在油桶里的鞭炮,红军战士也吹响了冲锋号。一时间枪炮齐鸣,喊杀震天,山下的敌军误以为红军主力杀回来了,只好放弃攻山,连夜仓皇逃跑了。
        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毛主席感慨万分,挥毫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盾。”
        毛主席的这首词,是对黄洋界保卫战的清晰凝练和精辟总结。
        看完电影,我们来到大厅外合影留念。大家尚未站定,就见“毛主席”从旁边的一扇门里走出来,是毛主席建国以后的形象。着一身灰色中山装,典型的毛主席发型,下颏上也有一颗“领袖痣”。他微笑着向我们走来,并用浓重的湘音和我们打招呼:“同志们好哇!”之后,这位“主席”和我们合影留念。说实话,尽管这位“主席”的形象与我们心中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形象相差甚远,但他那浓重的湘音还是让我们感觉很亲切的。
        照完相,我们又登上“黄洋界保卫战”遗址。当年红军作战的工事依旧,战壕很浅,也就能掩体;而面对湖北方向的工事,确实“险处不须看”,就在悬崖边上,堆满了擂石滚木;当年“一炮定乾坤”的钢炮,锈迹斑斑,昂首挺立在崖上。现已物是人非,这就是当年激战的战壕、工事和武器?真是不可思议!堂堂装备精良的国军以四个团的兵力攻不下仅有两个连守军的黄洋界,岂不怪哉?
        其实不怪!
        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是军民合力的结果。守卫黄洋界的军民坚定必胜信念,实事求是地分析敌我力量,紧紧依靠群众,不怕流血,敢于牺牲,敢于胜利。这是什么?这就是今天“井冈山精神”的雏形。
        现在,我们用一句时髦的话来总结游览黄洋界的体会:给力,黄洋界保卫战!给力,黄洋界!(待续)


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局
2015-10-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110BBS ( 豫ICP备2020034528号 )

GMT+8, 2024-11-22 20:11 , Processed in 0.1881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