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国家务员面试热点:规则意识和公共文明
事件1:2017年1月21日,浙江宁波雅戈尔动物园老虎咬死一男子。动物园所在度假区发布公告称:男子逃票翻墙进入老虎散放区。2016年7月,一名自驾女游客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猛兽区擅自下车,遭老虎袭击,最终造成一死一伤的惨剧。惨剧的发生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缺乏规则意识和自律意识,生命的安全就缺乏保障。 事件2: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旅行社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对游客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将进行针对性处罚,对行为不文明的乘客,最严重的将限制乘机。 事件3:2015年5月,成都女司机因行驶变道原因在三环路娇子立交桥附近被张某驾车逼停,随后遭到殴打致伤。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实则是女司机开车太没规矩、太危险,明显的违章驾驶导致男司机忍无可忍。舆论对男司机“以暴制错”的行为众说纷纭,在微博上,很活跃的电视主持人胡紫薇说:“成都别车那事,混蛋打了傻逼一顿,挺好的。让傻逼知道这世界有混蛋能治你,让混蛋知道这世界有法律能治你。他们都有所畏惧,老实人就能安全一些。”一语既出,赢得了一片共鸣。 事件4:面对许多人过马路闯红灯的现象,有人调侃,十字路口成了景阳冈,“等凑了二三十人,就一齐过冈”,而不管是否亮红灯。这种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人的规则意识和公共文明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专家评析】 规则意识,是指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比如说遵守校规、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但是,受我国传统社会权力崇拜、关系思维的影响,在中国从“熟人社会”走入“陌生人社会”,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社会之后,“不讲规则”成了中国社会最大的痛点。因此,呼唤和重塑规则意识,让“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成为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备的基本素质。 目前,“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逃票”,接送孩子乱停车,公共场合吸烟、大声喧哗,办事不走正规渠道,而是找熟人、托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等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无处不在,发生在人际关系中、公共场所中、商业贸易中……。他们这种不按常理出牌,以自己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的追求,不尊重规则、不敬畏规则、不遵守规则,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喜笑颜开,而置那些老实本分、遵守规则的人于绝境的行为必然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如果“明规则”败给“潜规则”,必将啃噬社会风气,破坏公共秩序,最终影响法治意识。 当然我们也从这些社会舆情中看到了希望,“规则”必然会到来。正如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规矩”。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圆地方”“长幼有序”,遵循规则应是我们的第二天性。因此,重塑规则意识,任重而道远。 第一、定规则。科学、民主“开门立法”,在规则的制定上要聚民意、集民智,有赖于“公共的规则需要大家共同制定”的理念确立和不断完善社会规则,从制度层面完善立法、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第二、守规则。政府带头守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问题,同时严格执行规则,高悬规则利剑,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有违规必肃,有违规必纠。 第三、明规则。通过宣传、规劝、引导,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去影响人们的观念,改变人们的行为,养成规则意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