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经典名言警句必背(四)
公务员面试经典名言警句必背(四) 依法治国 一、公正 (一)引经据典 ○○○ 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列子》 (注释:把天下之身视为己身,把天下之物看作己物,只有最完美的人才能做到。) ○○○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 ○○○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刘安 (注释:为官若能做到公正无私,口出一言百姓都会听从,齐心合力把事情办好。) ○○○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苏轼 ○○○ 天下所以服者,常生于不偏;而其不服也,常起于不平。 ——杨万里 ○○○ 为政之道,莫若至公。——司马光 ○○○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王夫之(明末思想家) (注释:以天下来考虑问题,必然要依循天下之公理。) ○○○ 惟人人皆公,人人皆平,故能与人大同也。——康有为 (注释:只有人人都能做到公正平等,才能步入大同世界。) ○○○ 公正是施政的目的。——笛福(英国作家) ○○○ 仁爱先从自己开始,公正则先从别人开始。 ——狄更斯(英国小说家) ○○○ 公正是赏罚分明者的美德。——亚里士多德 ○○○ 在政府事务中,公正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力量。 ——拿破仑 (二)经典事例 1.宋鱼水不断人情案 宋鱼水1990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一直就职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在从事法官职业15年间,她也遇到过托关系、走人情的事。由于宋鱼水就读过的学校就在海淀,老同学有的当了律师,有的下海搞企业、办公司。这些年,他们也难免因为有纠纷来到法院,当然也希望老同学宋鱼水经办。每遇到这种情况,宋鱼水就劝说他们:要相信法院,相信每一个法官。对分配给她的案子,只要发现有需要回避的,她就主动申请回避。有人问她,有没有难以推却的人情?她说:“人情和利益往往连在一起。只要不贪,就没有什么推不了的人情!” 【点评】 十余年来,宋鱼水所承办的案件,没有一件裁判不公,没有被投诉或举报,她没有收过当事人一件礼品,没有办过一件人情案,可以说是公正无私的最佳解读。作为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宋鱼水的事例在采用时可以简化、灵活运用,突出要点即可。 颁奖词:对于一个法官而言,宋鱼水能做到业务精通、公平断案已经不辱使命。但宋鱼水却向前推进了一步,达到“辨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境界。更多的人则由此坚信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是非总有公道,公道自在人心。 公正无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安) 仁爱先从自己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狄更斯) 二、法治 (一)引经据典 ○○○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 (注释:法不偏袒权贵,法律的准绳决不能屈从于邪恶,就象木匠用的墨线决不会就弯曲的木料一样。惩罚非过,不可回避权贵大臣;而奖赏善行,则不可遗漏普通百姓。) ○○○ 人胜法,则法为虚器;法胜人,则人为备位;人与法并行而不胜,则天下安。——苏轼 (注释:人治胜于法治,法律就成为了没有用处的器物;法治胜过人治,人就显得无关紧要了;人治与法治并用,人法互不超过对方,天下就会安定。) ○○○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张居正 ○○○ 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明末思想家) ○○○ 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杰弗逊 ○○○ 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 ○○○ 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亚里士多德 (二)经典事例 1.孟昆玉:微笑执法 孟昆玉,是2009年的舆论明星,被公众誉为“北京最帅交警”。关于他的工作视频曾在人民网等网站高居点击榜首。 孟昆玉的同事们则称他为“实力派”。他创立的“孟昆玉指挥法”被北京市交管局推广。他还倡议交警队和医院建立了生命绿色通道保障组。2008年孟昆玉被评为奥运交通安保标兵和“微笑北京交警之星”,他全新的“人性化的执法”、“微笑执法”为当前人性化执法与服务型政府的改革提供了可贵的探索。 【点评】 规范的执法与微笑的面庞,灵活的指挥与耐心的劝导。他为员警的形象增添了时尚,他让首都的街头跃动着和谐。京城最帅交警孟昆玉,在平凡的岗位上得到百姓的特殊嘉许。 孟昆玉全新的“人性化的执法”、“微笑执法”为当前人性化执法与服务型政府的改革提供了可贵的探索,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得到百姓的特殊嘉许。孟昆玉的事迹对我们理解法治的内涵和实现方法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法治不是单调的规范,实现法治是要讲求方法的。 2.陈燕萍:柔情法官 陈燕萍,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她致力于法庭审判工作,她到乡村办案,到当事人家里办案,将工作方式的灵活性和法律规定的原则性充分地结合,以人为本的办案理念和不徇私情的工作作风,使她审理的3100余起案件中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言方。她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无形中将审判与执行一并解决,在全社会破解“执行难”的今天,她的办案方式和经验尤其值得总结和推广。 【点评】 我们不能用“美丽”来形容法律,但陈燕萍却用“美丽”诠释了法律。柔情法官陈燕萍在最细微的事情中,让我们感受着法律的美丽和温暖。法治不是冷冰冰的、不是脱离实际的,法治本质上追求的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幸福。法治社会的建设是有血有肉的,陈燕萍的事迹就是最好的说明。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_______________。 (——韩非子) 谁把法律当儿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拜伦) 三、监督 (一)引经据典 ○○○ 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淮南子》 ○○○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李世民 ○○○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 ○○○ 有错误要逢人便讲,既可取得同志的监督帮助,又可以给同志们以借鉴。——周恩来 ○○○ 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 ——约翰·阿克顿(英国历史学家) (二)经典事例 1.举报信拉开重庆打黑大幕 2009年6月,重庆市公安局面向市民发出了20多万封贴好回程邮票,盖着绝密印章的用牛皮纸信封装的信件,信件为《重庆市公安局致重庆市民的一封信》,希望市民可采取多种方式举报黑恶团伙,甚至可以约见重庆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在群众的积极举报下,共有2954名涉黑人员被缉拿归案,陈明亮、岳村、黎强等67名黑恶团伙首犯和骨干先后被警方执行逮捕,文强等10名厅级、20名县处级以上干部因包庇、纵容黑恶势力而落马。仰仗黑恶势力的商业秩序消亡。 【点评】 重庆“打黑除恶”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不仅仅靠政府打击黑恶势力的坚定决心,更是有赖于广大群众的积极举报和大力配合。人民监督,威力无穷。这一事例再次体现出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人民监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促成我们反思如何使人民监督制度化、规范化,形成高效的、畅通的监督和回馈管道。 2.魏征——唐太宗的一面镜子 魏征忠言直谏,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至理名言的提出者。他多次劝唐太宗以隋亡为鉴,把君民关系喻为舟与水的关系,提出:“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魏征一生中陈谏二百多条,绝大多数为太宗所接受。魏征死后,唐太宗伤叹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由此可看出唐太宗对他的器重。魏征死后,唐太宗赐其文贞公的谥号,以示褒奖。 【点评】 正是由于当时的唐朝大臣能够自由地上书言事,唐太宗也能够虚心地听取臣下意见,才能够形成政治清明、国富民强的良好局面,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可见,监督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为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淮南子》)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李世民) 四、制度 (一)引经据典 ○○○ 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白居易 ○○○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 ○○○ 万事离不开方法,世界离不开秩序。 ——斯威夫特(英国文学家) ○○○ 秩序就是正确的规律和事物永久的合理性。 ——菲尔丁(英国戏剧家) ○○○ 例外恰恰证明了规章的合理性。——拜伦(英国诗人) (二)经典事例 1.柳传志迟到罚站 联想集团有一项制度,凡是开会迟到了的都要罚站,制定这一规定之前,每次会议总有人拖拖拉拉,开会时间到了仍有许多人忙着手里的事情不予理会。集团总裁柳传志大为恼火,规定“开会如果有人迟到,就罚站一分钟!” 后来有一次,联想集团召开高层领导人会议。柳传志早早准备好材料,进了到会议室的电梯。不巧,电梯突然卡在两层楼之间不再上升了。柳传志被困在电梯里,要上上不去,要下又下不来。他只有等维修人员赶来把故障排除,在里面耗着。电梯很快就修好了,柳传志迅速冲上楼,可是他赶到会场时,会议已经开始好一会儿了。看到大家都坐在会议室等着自己,柳传志十分愧疚。他一句话都没有解释,自觉接受惩罚,在会议室站了一分钟。就这样,在柳传志的以身作则下,联想集团的这项制度坚持了下来,也大大提高了集团的开会效率。 【点评】 柳传志以身作则接受惩罚,使制度得以坚持,收获良好的效果,这一事迹说明要实现制定制度的根本目的,制度的执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没有执行和遵守,也就不存在实际的制度,执行和遵守本身就是制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领导干部发扬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重要性,制度的实现要从领导干部抓起。 2.让校规看守哈佛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绝籍被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得知,有名学生面色尤其凝重。 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作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捐赠的250本书中的唯一珍本。怎么办?是神鬼不知地据为己有,还是坦荡地承认错误?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惴惴不安的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房间,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霍里厄克校长接下来的举动更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又把他开除出校。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点评】 哈佛的这一事例意在表明,既然制定了制度就需要严格地遵守和执行,决不能轻易地突破制度规范,破坏其稳定性,不管有多充分的理由都不行。这段材料的深意在于强调遵守制度,其深刻的含义还是在于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制度制度,制度的作用何在,理解这些才能很好地回答相关问题。 仁圣之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 万事离不开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斯威夫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