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政法干警面试热点:关于“减负”
【问题症结】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是民生之本。然而近年来关于教育的负面新闻接踵而至。比如喊了很多年的“减负”问题,比如公平问题,比如择校问题等等。关于减负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对策深喉】
随着新学期伊始,全国各地相继有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跳楼身亡。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训让我们明白必须为孩子“减负”。在现代社会,教育仍然是最重要的上升渠道,然而应试教育已经在很多时候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减负”喊了多年,却越减越重。而今年,“减负”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日前,教育部出台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全面取消取消小学阶段家庭作业,引发了网友热议。(背景)近年来,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不少“减负令”,但收效并不大,因此落实规定才是关键的。目前造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就业和生存竞争压力的前移。只有家庭、社会、学校三个层面共同合力,才能为青少年创造合理、和谐的成长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减负”。
首先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应该取消升学率指标,改革教育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近年来,在对应试教育的一片声讨中,升学率成了众矢之的,老师急功近利,学生加班加点,都是因为升学率在作怪。由此,我们或许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这样一个推论:要想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要想让教师的功利主义教育思想退位,就应该首先在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中取消升学率。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教育部才下发布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不得把升学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指标。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政府部门应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让学校“只有远近之分,没有好坏之别”。
学校和家长应该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家长要认识到位。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培养孩子并非只是学校、老师的事,家长必须主动参与其中,唯有家校积极有效地联动,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因此,面对减负,家长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只是一味的等候学校、老师的安排,而要主动承担责任,和学校、老师一道研究对策,将减负落到实处,探求“减负”背景下,教育的最优化策略。家长要和老师、孩子一起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减负之后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案学习策略。减负不只是简单的等于减少作业量,它是要充分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孩子学习的有效含量,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最终实现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还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