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 发表于 2013-3-18 13:50:45

2010年辽宁省公安、森林公安、监狱劳教系统《公安基础知识》试卷

  判断下列所给出的命题正确与否,正确的。在机读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下填涂A;错误的填涂B。1—25题各1.0分,共25题25分。
  1.赵某,男,13岁,因某网吧老板不让他进该网吧玩电脑,便与他人一同纵火烧毁该网吧,致多人死亡。对赵某虽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应予收容教养。(  )
  2.公安机关在边防检查工作中,有权对出入境口岸过境人员、交通工具实施检查、监护,但无权对违章违法事件与案件进行查处。(  )
  3.某废品收购站严重违规收购废旧金属,当地公安机关查实后,依法吊销了由其颁发的许可证。(  )
  4.在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案处理中,某公安局交警部门对损害赔偿进行了调解,但其中一方当事人对调解结果不满意。其可以依法向上一级公安交警部门提起行政复议,上一级公安交警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
  5.对于高度分散的、隐蔽的、又不断衍生的犯罪分子,应该采用“大兵团作战”,强调集中性,以提高效率。(  )
  6.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工作中不包括对华侨、港澳台同胞的管理。(  )
  7.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  )
  8.劳动教养是只对有违法行为且屡教不改者所采取的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强制措施。(  )
  9.宣誓是公安民警对自己肩负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的庄严承诺和保证。(  )
  10.统一考录制度是指新招录公安民警,一律实行省级公安机关和人事部门统一考试,公安部派人督考.切实严把“入口关”,从源头上保证队伍的基本素质。(  )
  11.人民警察接待群众的要求是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人民群众。(  )
  12.根据《行政监察法》的规定,行政监察机关有权对监察过程中发现的监察对象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侦查。(  )
  13.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所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也不适用调解和反诉。(  )
  14.在我国的各种政治力量中,只能由中国GCD(泛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工人党。)领导公安工作。(  )
  15.提前解除收容教育的,实际执行的收容教育期限不得少于原决定期限的三分之二。
  (  )
  16.对新录用的人民警察实行考察期制度,期限为一年。(  )
  17.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公安工作,为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而奋斗。(  )
  18.人民警察的法律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所应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的综合体现。(  )
  19.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肯定了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地位。(  )
  20.人民警察被辞退的,3年内不得再录用为人民警察。(  )
  21.按照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的要求,当前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点是“四统一”、“五规范”。其中“五规范”的内容是规范机构设置、规范职务序列、规范编制管理、规范执法执勤、规范行为举止。(  )
  22.人民警察的工作纪律包括积极履行公务、听从指挥、文明执勤三个方面。(  )
  23.人民警察义务基于人民警察职务而产生,具有不平等性。(  )
  24.公安机关的宗旨是依法治警、依法行政。(  )
  25.刑事强制措施是对刑事诉讼中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各种强制方法的统称,而不包括对财产权加以限制的强制方法。(  )
  在题干后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项正确的答案,在机读答题卡填涂相应标号。26-55题各1.5分:共30题45分。
  26.在公安内部执法监督中,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刑事立案、销案、实施侦查措施和刑事强制措施、执行刑罚等刑事执法活动是否合法和适当,应当由(  )依法进行监督。
  A.纪检部门
  B.法制部门
  C.侦查部门
  D.上级公安机关
  27.党和政府对公安机关的领导在目标上、方针上是(  )。
  A.有区别的
  B.一致的
  C.有矛盾的
  D.相悖的
  28.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  ),是构成公安赔偿责任的必要条件。
  A.采用强制措施造成损害结果
  B.实施处罚造成损害结果
  C.使用武器、警械造成损害结果
  D.违法行使职权
  29.某公安机关在侦查罗某涉嫌盗窃一案时,为验证罗某供述爬天窗钻入现场的情节是否属实。让身材和动作能力与罗某相似的侦查员按照罗某供述的路线重演进入现场。这种侦查措施是(  )。
  A.现场勘验
  B.人身检查
  C.物证检验
  D.侦查实验
  30.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的搜索、检查,称为(  )。
  A.勘验
  B.搜查
  C.检查
  D.盘查
  31.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  )。
  A.政治条件
  B.经济条件
  C.社会条件
  D.阶级条件
  32.根据《行政监察法》的规定,监察机关有权根据检查、调查的结果给予有违法违纪行为的监察对象(  )。
  A.纪律处分
  B.行政处分
  C.行政处罚
  D.停止执行职务处分
  33.拘传的适用对象为(  )。
  A.已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B.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C.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D.所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3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拘留最长期限为不超过(  )。
  A.7日
  B.15日
  C.20
  D.一个月
  35.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客观要件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实施危害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等,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危害结果
  B.实施危害行为的时间、地点
  C.实施危害行为的对象
  D.危害行为
  36.公安机关处理内部关系的基本要求是:各司其职,(  ),互相支持,协调一致。
  A.互相配合
  B.互相监督
  C.密切协作
  D.各尽其能
  37.人民警察因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  )
  天的,应当予以辞退。
  A.20天
  B.30天
  C.50天
  D.60天
  38.公安机关对逮捕后的犯罪嫌疑人必须在(  )内进行问。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39.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
  A.应予处罚
  B.不予处罚
  C.从轻处罚
  D.减轻处罚
  40.根据监督主体的(  )不同,公安执法监督可以分为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
  A.监督形式
  B.监督内容
  C.隶属关系
  D.监督行为的法律效力
  41.公安机关的权力是一种特殊的(  )。
  A.国家权力
  B.公共权力
  C.司法权力
  D.警察权力
  42.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  )。
  A.已经有了专门的警察机构
  B.已组建了专门的警察队伍
  C.军队、警察、行政已有了明确的分工
  D.没有专门的警察组织,军警不分,警政合一
  4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是(  )。
  A.侦查
  B.侦察
  C.刑事强制
  D.调查取证
  44.世界各国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警察管理体制,即地方自治制和中央集权制。这两种体制的形成主要是受到(  )。
  A.英国和美国警察体制的影响
  B.英国和法国警察体制的影响
  C.法国和美国警察体制的影响
  D.德国和美国警察体制的影响
  45.某公安局督察机构在督察过程中发现一名民警有涉嫌职务犯罪的行为。该督察机构对其应当(  )。
  A.立案侦查
  B.依法提起刑事诉讼
  C.检举、控告
  D.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6.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是不枉不纵。具体应用就是坚持(  )。
  A.稳、准、快
  B.准、狠、快
  C.稳、准、狠
  D.稳、狠、快
  47.对公民的人格尊严,公安机关(  )。
  A.应当依法保护
  B.无权过问
  C.可以保护,也可以不保护
  D.视情况决定是否保护
  48.下列各项中,属于《人民警察法》所规定的公安机关职责是(  )。
  A.民事调解
  B.劳动教养审批
  C.组织实施消防工作
  D.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
  49.某县人民检察院按照法定程序和期限审查了本县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一起故意伤害案,认为该案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  )。
  A.撤销案件
  B.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C.重新立案侦查
  D.作出不起诉决定
  50.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造成受害人(  )损害的.赔偿义务机关在给予赔偿的同时还应当在侵权影响的范围内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A.人身权
  B.精神
  C.名誉权、荣誉权
  D.政治权利
  51.下列属于公安行政强制执行的是(  )。
  A.罚款
  B.强制约束
  C.强制拘留
  D.责令停产停业
  52.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中的严肃与谨慎是辨证的统一,严肃要以谨慎为(  )。
  A.保证
  B.目的
  C.归宿
  D.出发点
  53.下列可以构成公安行政赔偿的事由是(  )。
  A.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结果的
  B.采用剥夺人身自由措施造成损害结果的
  C.适用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结果的
  D.使用武器、警械造成损害结果的
  54.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是(  )。
  A.执政为民
  B.执法为民
  C.执权为民
  D.勤政为民
  55.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是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良好法制环境的(  )。
  A.迫切任务
  B.迫切需要
  C.迫切保障
  D.迫切义务
  在各题干后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4个正确的答案。在机读答题卡上填涂相应标号,错选、漏选均不得分。56—70题各2.0分;共15题30分。
  56.某公安机关在办理吴某涉嫌诈骗一案时,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已被拘留的吴某,但人民检察院据情作出了不批捕的决定。此时,公安机关要做的工作是(  )。
  A.立即释放吴某
  B.将释放吴某的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C.如认为对吴某需要继续侦查,可以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D.如果认为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有错误,可以要求复议
  57.《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四条规定: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批评教育、纪律处分后仍不改正的,或者经培训试用后仍不合格的,应当予以辞退(  )。
  A.对遇有危难情形的群众拒绝提供救助的
  B.文化、业务素质低,不适应公安工作的
  C.私自将警械、警服、警衔标志转借非人民警察的
  D.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58.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条令》,属于人民警察个人奖励条件的是(  )。
  A.依法行政,文明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成绩突出的
  B.锐意进取,勇于探索,有理论创新、革新成果或者创造典型经验,成绩突出的
  C.认真完成综合管理、警务保障等工作任务,成绩突出的
  D.爱岗敬业,保持良好作风,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成绩突出的
  59.下列各项属于公安机关法制部门执法监督范围的事项是(  )。
  A.有关公安执法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制度、措施的合法性
  B.采用行政、刑事强制措施的合法性
  C.适用行政处罚的合法性
  D.审理行政案件的合法性
  60.警察有一个产生和发展过程,(  )。
  A.原始社会没有警察
  B.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C.警察一旦产生就将与人类社会共存亡
  D.警察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61.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等。
  A.犯罪性质、罪名认定是否正确
  B.有无漏罪
  C.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D.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62.公安机关行使专政职能的对象是(  )。
  A.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
  B.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分子
  C.严重刑事犯罪分子
  D.一切违法人员
  63.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以构成公安刑事赔偿的情形是(  )。
  A.错误适用刑事强制措施造成损害结果的
  B.刑讯逼供造成损害结果的
  C.使用武器、警械造成损害结果的
  D.错误适用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结果的
  64.公安机关聘请的特邀监督员主要职责是(  )。
  A.监督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履行职责、执法执勤和遵纪守法的情况
  B.反映、转递人民群众对公安民警违法违纪行为的检举、控告
  C.反映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建议、意见和要求
  D.审查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执法活动的合法性
  65.刑事强制权包括(  )等项。
  A.取保候审
  B.监视居住
  C.传唤
  D.刑事拘留
  66.刑事诉讼中的鉴定除了刑事技术鉴定外还包括(  )。
  A.扣押物品价格鉴定
  B.人身伤害及精神病的医学鉴定
  C.电子数据鉴定
  D.文物珍稀动植物及其制品鉴定
  67.广泛深入做好群众宣传教育发动和组织工作要注意(  )。
  A.群众对象广泛性
  B.途径多样化
  C.内容丰富性
  D.形式多样化
  68.对犯罪分子依法定罪量刑时,做到分清主次、区别对待、主要是依据犯罪分子的(  )。
  A.犯罪事实
  B.犯罪情节
  C.犯罪危害
  D.认罪悔过态度
  69.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方面,广大人民群众是积极的(  )。
  A.拥护者
  B.支持者
  C.管理者
  D.参与者
  70.《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范畴包括(  )。
  A.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B.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C.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D.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1.【答案】B。解析:赵某13岁,按收容教养制度,根据《刑法》第17条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8条规定可知,未成年人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题干所述“应予收容教养”错误,应改为“可以交予政府收容教养”。
  2.【答案】B。解析:公安机关边防工作主要包括边防治安工作和边防检查工作。边防治安工作主要是维护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保护国界安全的不可侵犯性。边防检查工作主要包括对出入境口岸过境人员的检查、出入境交通工具的检查、监护及对违章违法事件与案件的查处。
  3.【答案】A。
  4.【答案】B。解析:《行政复议法》第8条第2款规定:“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可见不能提起行政复议。
  5.【答案】B。解析:对于高度分散的、隐蔽的,又不断衍生的犯罪分子。不宜采用“大兵团作战”,而宜分散地一个案件一个案件地侦破,犯罪分子也宜一个一个地制裁。
  6.【答案】B。解析:出入境管理工作包括:对外国人在中国的入境、出境、居留、旅行实施管理,保护外国人的合法权益,发现和处理外国人的违法犯罪活动,处理国籍问题。对出入境的中国公民、华侨、港澳台同胞、边境居民进行管理,依法查处出入境人员中的违法犯罪人员。
  7.【答案】A。
  8.【答案】B。解析:劳动教养,是指对有违法行为或轻微犯罪行为且屡教不改,而又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强制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
  9.【答案】A。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B。解析:行政监察监督,是指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行法律、法规、政策、决定、命令以及行政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查处;而立案监督专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刑事立案活动所进行的监督。
  13.【答案】A。解析: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不适用调解和反诉。
  14.【答案】A。解析:公安机关自觉地置于党委的领导之下,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创造便于党委领导公安工作的条件,把接受党委的领导作为根本原则加以制度化,长期全面地贯彻执行。
  15.【答案】B。解析:收容教育的期限是6个月至2年。收容教育日期自执行之日起计算。被收容教育人员在收容教育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或有立功表现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可以提前解除收容教育,但其实际执行的收容教育期限不得少于原决定收容教育期限的二分之一。
  16.【答案】A。解析:对新录用的人民警察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1年。在试用期内,应当接受人民警察院校教育培训和进行工作见习。合格者,正式任职;不合格者,取消录用资格。
  17.【答案】A。
  18.【答案】A。
  19.【答案】A。
  20.【答案】B。解析:被辞退人员,5年内不得再录用为人民警察。
  21.【答案】A。解析:按照第十二次全国公安会议的要求,当前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点是“四统一”“五规范”即“统一考录制度、统一训练标准、统一纪律要求、统一外观标识”。“规范机构设置、规范职务序列、规范编制管理、规范执法执勤、规范行为举止”。
  22.【答案】B。解析:人民警察的工作纪律包括积极履行公务,秉公执法,文明执勤三个方面。
  23.【答案】B。解析:人民警察的义务是基于人民警察的职务关系而产生的,因而承担和履行义务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只有人民警察才是这些义务的承受主体。人民警察作为国家公务员,受国家委任而执行公务,其在法律上的义务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无论其职务高低,资历深浅,警种是否相同,都要履行法律所设定的人民警察义务。第二,国家公安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及其他机关对人民警察的公务行为实行监督,对任何警务人员的违法行为都要追究法律责任。
  24.【答案】B。解析: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5.【答案】A。解析: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加以限制的各种强制方法。
  26.【答案】B。解析:各级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是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的主管部门,在本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协调、指导执法监督工作。
  27.【答案】B。
  28.【答案】D。解析:此题是《国家赔偿法》修改之前出现的,应根据旧法,选D项。
  29.【答案】D。解析:侦查实验,指为了查明或确定与案件有关的某一事实或情节在某种条件下能否发生或如何发生,而在同等条件下将该事实或情节人为地加以重演的一种侦查方法。
  30.【答案】B。解析:搜查,是指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的搜索和检查。
  31.【答案】A。
  32.【答案】B。解析:《行政监察法》第24条规定:“监察机关根据检查、调查结果,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作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一)违反行政纪律,依法应当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处分的。”
  33.【答案】C。解析:拘传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案的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拘传的对象是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已经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直接进行讯问,不需要经过拘传程序。
  34.【答案】C。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l6条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诀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35.【答案】D。
  36.【答案】C。解析:处理内部关系的基本要求是:各司其职,密切协作,互相支持,协调一致。
  37.【答案】B。解析: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38.【答案】B。解析:《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39.【答案】B。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l2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40.【答案】D。解析:根据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是否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公安执法监督可以分为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
  41.【答案】A。解析:公安机关权力作为一种国家权力,具有如下特点:
  ①法定性。公安机关的各项权力,都是由国家法律和法规规定的,反映国家的意志。行使公安机关权力是一种执法行为,必须在法定权限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不得超越法定权限范围和滥用职权。行使公安机关权力的行为还要受到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制约和监督。
  ②强制性。任何国家权力都具有强制性,而公安机关权力则具有特殊强制性。所谓特殊强制性,是指公安机关权力以暴力为后盾,能够采取行政的、刑事的强制手段和措施,特别是对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可以采取人身方面的强制措施,而公安机关权力的实施对象只能服从。
  ③特许性。法律规定的公安机关权力,只能由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均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④单向性。公安机关权力的行使,是国家意志单向性表示,不以相对人同意与否为先决条件。以上特点表明。公安机关权力是一种特殊的国家权力。
  42.【答案】D。解析: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没有专门的警察组织,军警不分,警政合一,警察的职能是由军队、审判机关和行政官吏分别掌管的。
  43.【答案】A。解析:刑事侦查工作是指依据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采用专门调查方法和强制性措施,揭露、打击和防范刑事犯罪的一项专门工作。
  44.【答案】B。解析:世界各国警察,由于受英、法两国警察制度的影响,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警政管理体制:以英国为代表的,警察受地方政府领导,中央政府只起监督作用——地方自治制;以法国为代表的,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中央集权制。
  45.【答案】D。解析:《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13条规定,督察机构认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需要给予处分或者降低警衔、取消警衔的,督察机构应当提出建议,移送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督察机构在督察工作中发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46.【答案】C。解析: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就是不枉不纵。其具体应用就是坚持稳、准、狠。
  47.【答案】A。
  48.【答案】C。
  49.【答案】B。解析:人民检察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和期限审查起诉,并根据起诉的条件分别作出提起公诉或不起诉的决定,对于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有权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50.【答案】B。解析:《国家赔偿法》第35条规定,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51.【答案】C。
  52.【答案】A。解析:严肃与谨慎密不可分,严肃要以谨慎为保证,谨慎要服从严肃的要求。
  53.【答案】A。
  54.【答案】B。解析: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首次明确“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提出“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
  55.【答案】B。解析: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是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良好法制环境的迫切需要。
  56.【答案】ABCD。解析:《刑事诉讼法》第8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第70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复核,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执行。
  57.【答案】ABC。解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4条规定,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批评教育、纪律处分后仍不改正的,或者经培训试用后仍不合格的,应当予以辞退:(一)作风散漫,纪律松弛,经常迟到早退或者上班时间经常办私事的;(二)遇事推诿,消极怠工,工作不负责任的;(三)耍特权,态度恶劣,刁难辱骂群众,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四)酗酒滋事或者经常酗酒的;(五)私自将警械、警服、警衔标志转借、赠送非人民警察的;(六)不按规定着装,警容不严整,举止不端庄的;(七)对遇有危难情形的群众拒绝提供救助的;(八)文化、业务素质低,不适应公安工作的。
  58.【答案】ABD。解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条令》第11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个人,应当给予奖励:(一)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积极参加查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稳定、治安防范管理等各项公安保卫工作,成绩突出的:(二)依法行政,文明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成绩突出的;(三)锐意进取,勇于探索,有理论创新、革新成果或者创造典型经验,成绩突出的;(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参加教育训练,努力提高警务技能,成绩突出的;(五)爱岗敬业,保持良好作风,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成绩突出的;(六)秉公执法,清正廉洁,勇于与社会不良风气做斗争,成绩突出的;(七)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积极参加抢险救灾,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绩突出的;(八)热情为群众服务,做好事,办实事,成绩突出的;(九)在其他方面成绩突出的。
  59.【答案】ABC。解析:《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规定》第6条规定,执法监督的范围:(一)有关执法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及制度、措施是否合法;(二)刑事立案、销案,实施侦查措施、刑事强制措施和执行刑罚等刑事执法活动是否合法和适当;(三)有关治安管理、户籍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边防管理、出入境管理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四)适用和执行行政拘留、罚款、没收非法财物、吊销许可证、查封、扣押、冻结财物、劳动教养、收容教育、强制戒毒等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是否合法和适当;(五)看守所、拘役所、治安拘留所、收容教育所、强制戒毒所、留置室等限制人身自由场所的执法情况;(六)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七)国家赋予公安机关承担的其他执法职责的履行情况。
  60.【答案】ABD。
  61.【答案】ABCD;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6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62.【答案】ABC。解析: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专门用以对付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其实质是公安机关代表国家和人民对上述专政对象实行的政治统治。
  63.【答案】AB。解析:《国家赔偿法》第17条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二)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三)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四)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五)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64.【答案】ABC。解析:特邀监督员的职责主要有三项:一是对各级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履行职责,执法执勤和遵纪守法等情况实施监督;二是反映、转递人们群众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违法违纪行为的检举控告:三是反映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建议、意见和要求。
  65.【答案】ABD。解析:传唤适用于所有的当事人,传唤不属于刑事强制措施,也不是拘传的前置程序。
  66.【答案】ABCD。解析:鉴定的范围,包括刑事技术鉴定、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精神病的医学鉴定、扣押物品价格鉴定、文物鉴定、珍稀动植物及其制品鉴定、违禁品与危险品鉴定、电子数据鉴定等。
  67.【答案】ABCD。
  68.【答案】ABCD。解析:依法定罪量刑,即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情节、危害以及认罪悔改的态度,分清主次。区别对待。
  69.【答案】ABD。解析: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方面,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积极的拥护者、支持者,而且是积极的参与者。
  70.【答案】BCD。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0年辽宁省公安、森林公安、监狱劳教系统《公安基础知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