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答案及思路解析(副省级考试试题)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答案及思路解析(副省级考试试题副省级考试试题
一、1.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徒,这已经是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10分)
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200字。
【作答思路】
本题要求“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实际上材料中的“三善”已经很精准的解释了黄河的规律,因此本题实际上就是要求考生在结合材料的基础上,解释“三善”是什么含义。
从材料可以清楚的看出,所谓的“善”实际就是 “容易淤积”、“容易决口”、“容易改道”,在选取材料中具体的例证,即可形成完整答案,相关要点主要集中在材料2和材料4上。
【参考答案】
黄河自身规律主要体现在“三善”。
(1)善淤指黄河易淤积。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之一,黄河携带的泥沙大量淤积河道,使黄河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
(2)善决指黄河易决口。从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黄河下游共决口1590次,可谓三年两决口。
(3)善徒指黄河易改道。两千五百四十年间,黄河共改道26次,可谓百年一改道,由此冲刷出了华北平原,也导致黄河居民“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2.“给定资料5”中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800年安澜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作答思路】
本题要求概括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由于本题主要针对的是“王景治理黄河”这一具体事例来谈,因此答案要点也全部在材料5中。
本题的答案要点较为明显,基本上以句号和分号作为答案要点的划分,由于本题为10分,依据申论考试的一贯规则,2分一个要点,因此本题应当有5个要点。
【参考答案】
(1)投入大。王景率几十万兵士民工,历时一年,用费亿钱。
(2)路线优。景所选的东汉故道河深较短、地势较低。
(3)措施有效。利用沿河大泽放淤的工程措施。
(4)河患较少。期间大暴雨较少,黄河下游有分子,两侧多湖泊洼地。
(5)输沙量减少。因为黄土高原人口减少,植被得到恢复。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措施。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作答思路】
本题要求“谈启示”,所谓“启示”指的是从失败中得出教训,从成功中提取经验。
本题的作答第一是结构上的要求,在作答之前应当有一个结构上的把握,以做到清晰明了,具体而言,因为本题涉及三条大河的分析,因此依次分析三条大河带来的启示较为合理。
至于启示的要点则较为简单,两个标准:第一, 凡是失败的信息,从反面进行阐述:第二,凡是正面的信息,直接阐述即可。
【参考答案】
我国可以从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遇到的危机和治理措施中得到如下启示:
(1)密西西比河:要及时完成计划工程;考虑大坝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考虑航运与其他活动的相容性;必须解决泥沙淤积问题,并减少渠化、船闸、大坝等设施对泥沙冲击的拦截。关注湿地减少的问题;全面规划,整理考虑航运和环境的关系,从根本上综合治理。
(2)亚马逊河:合理开发森林,杜绝过度砍伐;减少肥料和农药对河流的影响;保证相关法律的严格执行。
(3)尼罗河:预先估计人口增长对河流可能造成的影响;减少工业、农业、生活废水的排放;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治理;对河流、湖泊的治理不仅有利于周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对整个国家也有示范作用。
三、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宣传手册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
(1)切合主题;
(2)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
(3)不超过400字。
【作答思路】
题目给出了四条内容要点: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这四个要点分别对应着黄河的地理位置、黄河文明的孕育、黄河的治理开发以及黄河精神的发扬,考生在作答时要紧紧围绕这四方面内容来答,前三个要点内容在给定材料1、2中都有详细的论述,考生只需要在仔细阅读资料和分析材料内容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归纳出要点即可,黄河精神的发扬,此要点在材料中并无直接的文字叙述,考生需在理解给定资料的内容上,联系前三个要点,在零散的表述中分析得出黄河精神,从材料中看,黄河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可以喝中华民族的精神、华夏文明的精神相等同。考生根据这一点进行归纳即可。
【参考答案】
黄河,从青海发源,向东途经四川、甘肃等8省注入渤海,有着源头海拔高、流经面积广,所经地势变化大,水流落差大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自然景观。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我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和最初的王权——夏王朝在这里出现,秦腔、豫剧等戏剧艺术形式在这里成形和发扬,一大批历史人物、文化巨匠在这里生生不息,这些都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
在黄河文化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对其治理与开发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当代黄河防洪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了黄河的水流资源,灌溉面积增加;人工改道,使黄河三角洲变为鱼米之乡。但是当下污染严重和含沙量高已成为黄河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给其下游地区带来灭顶之灾。
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承载着博大、包容、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延绵不绝,流经至今。作为黄河儿女,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黄河精神发扬光大。
四、参考给定材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论点明确;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写作思路】
要求:(1)论定明确——考生作答思路清晰,观点明确,坚持一条主线,一个主题。如,抓住黄河精神对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个治理黄河新目标,新方略的指引和支撑作用;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这实质是对文章的论据使用,材料运用提出要求,由于考生临场紧张、时间紧迫,无法细读材料和利用材料,用材料中的事实和理论观点,领导人言论等来支持观点,因而写得比较空,往往就是空对空的分析与几大块对策的简单拼接,建议考生树立材料意识,作文一定要有论据,要用别人的话、过去实有过的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否则不会符合国考阅卷要求;
(3)语言流畅——语言功力是考生与对手来开差距的重要分界和标志点。体现应试者文字水平、赢取额外加分的重要标志是语言,包括词汇的丰富、新颖、生动和运用语言的技巧、艺术、文章题的作答要求通常对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有所规定,这是评分标准的重要提示,一般而言,文章语言要得体、规范,在此基础上又追求一定的生动性,多用新词、巧词、热词、权威警句等妙言隽语,力求富有表现力。
(4)1000字左右——作文一定要满足字数要求,宁多勿少,当然也不能超出作答范围,少于1000字,有拼凑挤兑之嫌。
【参考范文】
弘扬黄河精神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源自念青唐古拉山的黄河,从远古以来孕育了中原文明,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摇篮,一代天骄毛泽东终其一生对黄河怀有敬畏,他曾经说:“藐视什么也不能藐视黄河——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哪!”千百年来代代先辈在治理黄河洪灾与泥沙的奋斗中,层层累积形成了黄河精神,这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世世代代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历史长征中,必将不断放射出耀眼的光辉。
黄河曾经以她丰饶的乳汁哺育了华夏文明,给两岸以灌溉,也给诗人以灵感,唐诗汉赋、歌曲绘画,无数动人的辞章都与黄河有关,黄河的平均水量为580亿立方米,占中国总水量的2%,是长江的十七分之一,却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浇灌15%的耕地,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可磨灭,但由于黄河两岸生态变化和经济建设的影响等因素,黄河污染日益严重,黄河活力日益枯竭,近一千年来,黄河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忧患之河。
为全面治理黄河,使母亲河再现生机与活力,2004年1月12日,黄河水利委员会李国英主任提出了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终极目标的“1493”治理黄河论框架体系,即:一个终极目标、四个主要标志、九条治理途径、“三条黄河”建设,在推进“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黄河治理新工程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弘扬黄河精神,确保黄河治理工程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
黄河精神永远都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随之岁月的流逝,不仅丝毫未磨损它的深刻内涵和神奇魅力,而且愈加凸显出它鲜明的时代价值,在建设“三条黄河”,实现“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治河目标的今天,要践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就要大力发扬“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不断开创各项治黄工作新局面。
新中国治理黄河60年的辉煌业绩证明:伟大的理想信念必然产生强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毅力。确立了治黄新理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治水新思路,实现以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支柱。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要把强大的精神动力同先进的理念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与新世纪黄河实际的治黄道路,按照“1493”治黄体系,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提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四个主要标志;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案研究,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是下游河道河床不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满足降低污径比使污染不超标的水量补充要求,治理黄河河口以尽量减少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是九条治理途径;原型黄河、模型黄河、数字黄河“三条黄河”治河体系是三个有效手段。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任重而道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弘扬黄河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探索治黄新路,积极建立有利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体制机制,持之以恒、不懈奋斗,一定能够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为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永续发展铸就最牢固的根基!
详细内容可点击(请保留):http://www.hnaa.com.cn/html/2011guojiagwy/20101206/6953.html {:5_557:} {:5_557:} {:5_556:} 学习学习。。。 {:5_55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