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省地方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解析
主持人:听了蔡老师的解析,我觉得可以考生在复习时看一下国考《行测》题,应该会得到很大的启发。那么,《申论》是怎样的呢?钟君:下面我谈一下《申论》的特点。第一是从联考的主题选择上来讲,我觉得选择的非常好。主题可以这样概括,考察的就是公共事业管理特别是水资源管理的问题。有几个特点:(1)紧扣了《申论》考察的特点。《申论》考试是公务员考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考察方面一定要凸显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切入社会热点,对于公共事业特别是水资源价格这样一种管理问题切入,完全顺应的《申论》这样的一个特点。
(2)抓住了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宏观上来讲,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三句话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那么水资源本身就是生态问题,政府在管理水资源的价格的时候,又涉及到了老百姓切身的利益以及公共事业的价格问题,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问题。这里面的核心就是要让考生们抓住这样一个协调和统一的问题,所以山东省考试考了一个关键是平衡的问题,这个平衡就是一个统一的问题。那么我们知道在过去,在材料当中展示的水价过低是因为把它当成一个公共事业来管理,没有重视到水资源的价值,所以说定价是偏低的。从这样的角度,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角度来说,这样的主题也是非常好的。
另外提醒大家,其实关于生态的问题,是从去年国考以来各个省的地方考试已经考过的。浙江、北京都考过,这个题目也是这些地方考试的主题。可以看的出来,这个问题就当前来说,不止是我们民间关注的重点,也是政府关注的重点。
从题目整个的设计编排来讲,能够看出国考的影子来。整个的题目的设计,《行测》上是趋同的,那么《申论》也是一样,也是趋同的。趋同体现了几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就是这个题目设计的看起来很新颖,但是又能让考生有章可循。刚才也提到了概括的市政公用事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它的重要性,是什么原因,接下来让你写一份节水宣传的材料,这个就是贯彻执行能力的考察。接下来让你明确解决哪些问题,这又是解决问题的考察。第四部分让你写一个文章,这个文章今年有新意,这个新意就是一定要基于材料,对材料认知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对国家水资源改革价格的思路进行阐述。这个题的关键就是要把材料读懂、读透。把什么读透?材料当中设计的国家部委、发改委、水利部的负责同志的这样一个意思把它读懂,这些意思代表着它是我们国家水资源价格改革的基本精神。如果你这个题读不懂,可能接下来的思路就是混乱的,就是你的思路而不是国家的思路。
这个是一个题目的基本内容,特点是“陷井”比较多,看起来很多题很简单,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忽略,比如说拟一份节水宣传材料,大家一定要注意这里面有很多限制性的材料,首先主体定了,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身份定了,对象也定了,当地居民社区,这个是对象。按照我们讲的万能八条的扩展法,一个思维、五个对象,这里其实主体有了,对象有了,方式也有了,就是宣传栏。这里重点要求写这个宣传材料就是写内容、目的、效果。这里又是一个陷井,如果没有围绕这两个方面做答,而是围绕其他的方面,这个问题就大了。
还有一道题某市政部门准备起草一份推进公用事业改革的方案,大家来看它让你写的是什么,请结合给定材料,指出该方案应明确解决哪些问题?不是让写问题,是让指出该方案应明确解决哪些问题,如果把它写成一个方案那就跑题了。
还有水资源价格改革的思路,不是想怎么改就怎么讲,它一定是国家改革的一种思路。这个也很容易,对于有些个性很强的同学来说,自以为要求实、求新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个特别大的陷井。
主持人:今年的题型在题量上跟国考相比有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呢?
钟君:实际上今年的联考是我们国家各个省在招考公务员过程当中一次比较好的尝试,那么也就是说集中了相应的力量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这在题目的设计上和国考我觉得是日益的趋同。那么首先从题量上来讲,因为地方的考试相当于国考的副省级以下以及综合管理类考生的这样一种考试。所以它的整个考试大纲的要求和国考的副省级以下的考试大纲是一样的。
在题目上,题目有大部分的省是一样的,除了天津和山东的题目不太一样,但是在题量上是一样的,都是四个题。并且第一个题应该还是两个小题组成的。那么在题型上和国考保持了一种“神似”,何为神似,就是它不是传统题目上的设置,但是也在大纲上,比如说对于分析能力的考察、对于写作表达能力的考察等等在题型上都表达了这样的特点。这个是《申论》和国考对比的情况。
蔡金龙:就《行测》而言,在这次联考过程当中,考生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可以说是联合考试统一命题,到目前为止已经确认的是11省在《行测》部分采用了统一的试题,只是试卷的排列顺序有不同。
去年只有3个省份,今年到13个省份里面有11个省份,这个是发展的趋势。这个规模进一步扩大,就题型、题量而言,题型和各模块的题量和总题量与2009年两次考试的题型题量完全相同。与国考是有一些区别的,但是与去年的两次联合考试是完全相同。
就整个实体内容来说,向国考靠拢,这也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国考相对多年的经验,科学性、严谨性要高一些。第二个向国考靠拢的时候,可以在整个命题时,命题题库共享。我们完全发现了与2009年国考相同的题目。第三个特点就是模块的顺序与大纲不完全相同。在此次公布各地的地方考试公布大纲的时候,公布了所考的题型、题量以及所考察题型的顺序,那么与实际的考试当中这个顺序是略有出入,但是基本上完全相同。在11个省份的考察当中,其中天津和重庆的各模块顺序是相同的,辽宁、河南、海南是相同的,内蒙古和陕西是相同的,大家是用了共同的题目,但是是不同的排布,这个是《行测》考试的特点。还有一个不同的就是江苏,它延续着A类、B类的特点,这个是对《行测》整个题型、题量的介绍。
主持人:今年的题型在题量上跟国考相比有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呢?
钟君:实际上今年的联考是我们国家各个省在招考公务员过程当中一次比较好的尝试,那么也就是说集中了相应的力量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这在题目的设计上和国考我觉得是日益的趋同。那么首先从题量上来讲,因为地方的考试相当于国考的副省级以下以及综合管理类考生的这样一种考试。所以它的整个考试大纲的要求和国考的副省级以下的考试大纲是一样的。
在题目上,题目有大部分的省是一样的,除了天津和山东的题目不太一样,但是在题量上是一样的,都是四个题。并且第一个题应该还是两个小题组成的。那么在题型上和国考保持了一种“神似”,何为神似,就是它不是传统题目上的设置,但是也在大纲上,比如说对于分析能力的考察、对于写作表达能力的考察等等在题型上都表达了这样的特点。这个是《申论》和国考对比的情况。
蔡金龙:就《行测》而言,在这次联考过程当中,考生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可以说是联合考试统一命题,到目前为止已经确认的是11省在《行测》部分采用了统一的试题,只是试卷的排列顺序有不同。
去年只有3个省份,今年到13个省份里面有11个省份,这个是发展的趋势。这个规模进一步扩大,就题型、题量而言,题型和各模块的题量和总题量与2009年两次考试的题型题量完全相同。与国考是有一些区别的,但是与去年的两次联合考试是完全相同。
就整个实体内容来说,向国考靠拢,这也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国考相对多年的经验,科学性、严谨性要高一些。第二个向国考靠拢的时候,可以在整个命题时,命题题库共享。我们完全发现了与2009年国考相同的题目。第三个特点就是模块的顺序与大纲不完全相同。在此次公布各地的地方考试公布大纲的时候,公布了所考的题型、题量以及所考察题型的顺序,那么与实际的考试当中这个顺序是略有出入,但是基本上完全相同。在11个省份的考察当中,其中天津和重庆的各模块顺序是相同的,辽宁、河南、海南是相同的,内蒙古和陕西是相同的,大家是用了共同的题目,但是是不同的排布,这个是《行测》考试的特点。还有一个不同的就是江苏,它延续着A类、B类的特点,这个是对《行测》整个题型、题量的介绍。
主持人:今年有好几个省份都趋同了,到底有多少个省份是相同的呢?
钟君:从《申论》的情况来说,现在各个省有辽宁、重庆、陕西、云南、江苏、湖南、广西、海南、宁夏,它们的题目是完全一样的。就是在《申论》从材料到题目的设计上来说,那么山东、天津的题目,在材料和题目的设计上都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大家要注意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围绕的主题都是一样的。主题都是围绕着公共事业,特别是水资源的价格管理这样的题目来进行命题的,主题都是一样的。
蔡金龙:对于《行测》来言,13个省份里面已经确认的是11个省采用的统一试点,江苏是单独的命题。大规模的招考,我们采用同样的命题对于考生的考出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考生在整个备考的时候方向性会更加明确。总有考生会问到这样的问题,在地方性考试和国家性考试当中,针对性如何侧重?会不会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应付不同的考试而完成共同的一个目标。在这件事上其实联考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在大规模的招考和国考的时候趋同,在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其实所具备的能力是一样的,备考的方向是一样的,大大提升了考生在整个备考时,所需要的时间价值以及精力,也使考生的方向性更强了。
第二,就是考生在这次准备这样的联合考试和准备国考,实际上它的趋同性会越来越强。
第三,针对各地出现了不同的排布顺序,虽然顺序不同,但是我们心中自有一个固定的顺序,它其实不影响考生在整个考试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其他问题。
对于公共考试而言,其实集合的考试可以提升共考的规范性和公平性。因为同样的考生在不同的地方再生了招考试卷而取得了不同的考试效果,这个对整个招录提出一些议论。这样的考试会提高它的公平性,在联合招考的时候同时可以增加不同的监督机制来提升联考的秘籍,比如说江苏仿照了国考增加了条形码可以追踪,比如说这次在天津邀请了学生家长亲自去监督整个考场的情况,使得这次大规模的联考更使得大家关注,更在这样的聚光灯下关注它的公平性,从而使它的科学性、公平性进一步加大。
分数线划定将参考国考标准
以前各自会圈定自己得分数线,但是今年而言,对于分数线可以有一个小小的预测。因为联合性的好处使得分数线划定会参考一些国家的标准,但是由于目前的一些具体情况,第一次转型会根据各地的教育背景、考生水平的差异以及不同岗位的要求,对于各个地方可能会有一些差异。比如说辽宁和重庆,主要考察关系知识,这些在决定分数线的时候会不尽相同。基于预期这样分数线得分数,其实考虑到地方特点的时候参照国考的标准来给出进一步的划分。
上面就是对整个这次联考,各省之间对比一个情况的分析。
钟君:我补充一点,这样一个联合性的考试还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效的减少我们的行政成本和有效的利用资源。像往年的考生,很多都是全国的考试基本上考一遍,但是把这样的考试统一在一天,就可以大大的考生的浪费,同时可以更加公平、更加客观、公正的选拔人才,这也是今年联考一个巨大的进步。
主持人:下面请蔡老师谈一下今年《行测》题型的分析。
蔡金龙:对《行测》的分析,从去年到今年举办了三次大规模的联合考试,今年他们采用了同样的试卷考试。对这三次联合性考试来说,试卷结构其实是完全相等的。这个试卷结构与2010年的国考对比其实是有一些不同的。比如说在2010年国考当中选词填空出现了20道,此次当中出现了10道。图形推理去年出现了10道,今年出现了5道。常识判断去年出现了25道,今年出现了20道。这些题型的题目相对对考生来说,虽然它相对来说并不是太难,但是散度较大。减少了散度较大的题目,比如说常识判断就减少了,这个使大家更加聚焦。同时增加了一些题目,比如说增加了类比推理的题目,那在国考基础上增加了类比推理,保持了原来的惯性。在原来的题目里面增加了表格型的题目,相对来说增加了难度并不大的题目,但是相对严谨的题目。
试卷结构上跟国考基本上类似
所以,这次考试完成之后,对于这次已经经过完全、非常好的备考考生来说,可能会出现一部分高分。在整个考试当中,我们也问过几个学员,他们说可能会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对于整个里面整个的模块而言,对于言语部分紧跟国考的步伐,试卷结构上跟国考基本上类似,在创新题目上都类似这个增加了一道语句排序题,这个是国考当中再生的题目。而且多以主旨题为主。还有选词填空100%考查的是诗词,还有近一半差是与成语有关,这个跟国考趋同。在未来联考过程当中,大家可以充分借鉴国考以及历年联考的经验。
就数量关系而言,数字推理的部分对2010年的国考模仿痕迹非常明显。尤其比如说其中的几道题目模仿痕迹非常的明显,但是此次联考过程当中其实引入了对国考命题惯性的引申。比如说国考的命题惯性我用常数去修正或者是前后项去修正,现在选用了前项加后项的去修正,变成了前后项的联合修正,这个就是命题惯性。
数学运算部分难度较大,要高于2010年的国考。这是今年在整个试卷结构过程当中难度比较高的一个模块之一。就是数量关系部分会出现个别题目,可能大家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才能得出答案,这个也是对考试心理的一个挑战。
判断推理方面出了一个题目,跟2009年国考87题完全不同,一个字都没有改变。其中一道题目是对以国考的一个改编。这样可以说,在判断推理这个模块,题型在近几年相对平稳的时候,可以看到可能在判断推理这一块的题库建设相对比较好。
资料分析难度降低 与国考持平
对于资料分析而言,资料分析国考今年不难,联考今年依然不难。在这个里面如果大家掌握了相应的技巧,就是假如很多题目直接预算实际上要花费很大的时间,但是有一些题目甚至不需要计算就可以得到答案。而且今年表格题多,实际上节省了考生的挖掘数据的时间。表格在挖掘数据上比较浅显,这个是表格的提高。在材料上选用的表格题比较多,会使难度降低。还有从选项上来说,四个选项上的差距加大,同样可以估算。比如说我们差距1%,这个需要精确预算,但是现在差距并没有大。所以说资料分析今年难度降低了,与国考持平。
对于常识而言,整体的难度不高,主要以实际性为主。在这里面法律考了6道题,从总体而言还是验证了我们所说的对于常识部分广泛性的要求。第二点在整个能力的要求上,偏重于实际生活相关的运用以及其余的实际能力。在这个整个命题方式当中,体现了与国考贴近的特点,比如说其中某一道题目出现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给出了四个命题,相当于同时考察了四点基本常识。而这四点基本常识又不是围绕在一个方面,比如说政治、法律、经济。这种题型的引入对于大家实际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融合了哲学、数学的学科。
常识融合了与当年的热点相一致,比如说板块解压形成了青藏高原以及教育现代化的问题等等。与国考贴近的趋势现在非常的明显,此次考试当中数量关系难度相对较大,而资料分析难度相对减小,这是对《行测》部分的分析。
(3)从材料上来讲,整个的材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字数也是比较多的,需要广大的考生朋友在阅读的时候要仔细的分类。要搞清楚材料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实际上还是我们讲到的《申论》的本质的思维。就是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现在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存在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的价格管理存在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表现出来呢?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接下来改革的思路,管理的办法、对策是什么?要顺着这样一条线把它揪出来,就搞清楚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这个就变得简单了。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很多考生考完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题目比较难,并且做起来还是比较混乱的。为什么?因为觉得跟以前的题目不太一样,那么这里面也就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现在的《申论》考试,大家一定要明确,它是考能力的,它不是考死记硬背的一种背诵的能力,它考的是公务员综合的素质和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的时候注重方法、注重技巧,但是不能死记硬背,不能背诵模块,不能僵化、不能教条,而一定要做到活学活用,这就是通过这次考试包括国考对于接下来要进行公务员考试朋友们最大的启发。我把它概括成一句话叫活血活用,顶天立地。“顶天”就是方法要顶天,要足够的抽象,要知道国家的大政方针是什么。“立地”就是方法不能抽象、教条的去使用,一定要落地,落到题目当中来,落到具体的运用当中来,只有这样才能那到高分。
主持人:接下来考生最关注的问题就是面试,我们接请两位老师针对面试的方法做一个介绍。
钟君:我个人觉得面试这里面,它有几个很核心的要素,考生不妨从现在开始准备。最重要的是还是思维上的训练,在思维上的训练上,其实面试跟《申论》是一样的,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申论》是写出来的公务员的思维,面试是谈出来的公务员的思维。所以你还是要在思维上寻求一定的高度。接下来准备下面的面试。
第二个,我想提醒大家的就是实战的经验。这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前段时间跟学生交流的时候,他才参加国家部委考试的时候,就遇到这样的题:说他作为一个村的村支书的助理,当村官,这个时候有一天拉水果的大货车路过他们村子。但是发生了翻车,水果在马路边到处都是。结果发生了村民的哄抢,现在的题目是作为这个大学生的村官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如果从思维上来讲,一要抓几个要素。刚才我忘记说了,这个大卡车的司机现在受伤了,非常的严重要送医院,这个要素就是大卡车的司机。
二是老百姓。三是水果。四是你是一个村支书的助理。抓住这几个方面从方法上来讲,这就很容易讲了,首先要通知村支书,第二要安抚老百姓,告诉他们不要哄抢。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着手救人。这几个方面都是一些很重要的方面,从思维上我们可以讲的很清楚。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你如果在面试当中比其他人高出一筹,这里面就有一个经验的问题。
比如说有一个考生,因为他在地方上做过村官,他说首先我要把村里的大喇叭打开,这个目的是先要向老百姓讲一部通话,讲什么呢?大家都是有兄弟姐妹的人,都是善良的人,我们将心比心,不要去哄抢人家的水果。我一想,如果没有这个喇叭,你如果跑过去这个问题可能就大了。
在这里提醒大家两个宏观性的问题:方法、技巧思维很重要。还有一个就是《申论》的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有一些实践的经验在里面。这个就要求大家多看一些案例,对于面试会非常有帮助。
蔡金龙:我很赞同钟老师说的观点。在面试上来说,我们会提到这样的一个理论叫思路与套路。现在有很多考生会被提及反套路和反模板的情况,这个是《申论》面试当中的思路。我们强调的是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纬度和方法,这里面不是固化为我们把整个面试过程第一句话怎么说,第二句话怎么说,第三句话怎么说,而是告诉他怎么思考。
梳理过往经验 关注热点
我们在事前教他思考是否创造了一切必要条件,在事中是否会为这件事做出了解决方案,在事后是否为这件事解决妥善了。所以说,第一我们要梳理过往的经验,华图的所有老师大家会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一个伟人当他成名以后,才会梳理自己过往的经验,但是当前阶段经过笔试以后,我们帮助考生梳理自己过往20多年的经验,会对他的未来产生极大的作用。因为在过往20年的过程当中,会发生很多事情,这些经验被梳理起来可以指导未来的工作。去答一些面试题只是他的一些副作用而言,因为过往我经过了很多做人、做事的经历,这些经验指导未来。
第二个就是关注热点。希望大家能够按照一定的思路,一定的框架去梳理经验。比如说你可以按照如何去看待自己、如何去看待这个社会,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做事梳理整个事件。大家在整个有形的框架下去梳理过往的经验,是对人生的第一次梳理,当你养成了自己的习惯,经过这样的考试以后,你会觉得自己在基本能力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个提升不是学习,只是在做整理。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学了大量的事,体会了大量的经验,这个过程当中帮助你做了一个整理,而这个整理使你以前的经验加倍了,使你以前的能力加倍了,这个也是我们与整个考试走在这个社会价值的方向上,我们是有共同的认识。
那这样一个过往经验的梳理会对考生极大的考验,我希望考试朋友们来反思一下对于公务员考试的认识,包括笔试,笔试是对一个人基本素质一个非常好的提炼,逻辑能力、基本的运算能力以及言语表达的能力,对于社会素质的一个基本训练。
钟君:这里就是接着蔡老师我插一句话,大家一定要注意,公务员的考试它完全是一种能力的考试和测查,没有任何的捷径可以走,尽管你接受了培训,但是培训并不是告诉你一些现成的或者是投机取巧的东西。培训是帮助你提升你的素质、能力、思维,而绝对不是给你一些简单的、现成的,甚至是把答案可以给你的。这个是不可能的,必须要你自己加工、塑造。老子讲: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说你准备复习的最高境界,要勤奋,勤奋的消化、吸收,你从网上或者是书本上所得到的一切的养料。
蔡金龙:这个是完美的总结,希望大家在这个空余的时间内真真正正对自己负责,去梳理一下自己的过往。第二个就是关注热点,作为社会人存在,要关注热点。关注热点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人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东西,可以说现在在学习,也可以耳濡目染的学习。哪怕去验证了以前所学的知识和理论都是学习。
还有在面试过程当中也会考大量的热点,这次笔试成绩大约在5月中下旬公布,面试在6月到7月,考生要关注一下3月左右以及以后面试所有的热点。3月是两会的召开,比如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的理论要关注,比如说朱军的“淘粪论”,引发了大学生的关注,我们要思考一下。像有些人上去会紧张,会说不出来话,原因是什么?因为他没有经过思考。这里面给大家提一些小小的建议,第一个热点就是及时性。这个热点继续在发生,或者是过去发生,一直到现在还会产生影响。
第二个,就是无论这个现象还是政策,是热点的话要对很多民众产生影响,要产生热议。你说这件事只对单个人产生影响,我们不能称之为“热点”,要对群体产生热点。
第三个,一定要反映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的成就或者是问题。要关系到国家,关系到民生,关系到我们自己,而且是热点。选取这样的热点大家广泛去阅读,会对你基本的素质得到提升。
深入学习、分析、沟通 体现个人能力
就这段而言,可以总结成这样三个过程:第一个,其实我们要深入的学习一些东西,去初步认识一下整个面试。比如说对过往经验、现在的热点进行初步认识。第二个,深入的分析。对历年的考题看一下,分析一下。或者是在这里面发现一些问题,比如说沟通协调平时不好,这段时间阅读一些沟通协调的问题,了解一下中国人在沟通中的特点,比如说我对计划组织不了解,那就要看一下计划执行或者是多件事情统筹的时候如何办。第三个,其实就是提炼总结。有很多人说提炼总结是不是在归结套路,如果说套路的话,这个套路是自己的套路,它相当于是提炼加工出一些思考问题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那是自己受用一生的知识和能力,出去说一个人的知识是从课堂上学到,报纸上读到,现在经过梳理的知识就是个人得能力。
钟君:但是这里大家要知道,个性是不等同于差异性,大家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与众不同才算是有个性。不是说把头发然黄了,鼻子上打个了孔,才有个性。个性一定是要介于对社会热点的思考,而是一种内在的、分析问题的分析性,而不是单纯的差异性。
蔡金龙:对于任何事物每个人认识的角度不一样,但是考生完全可以把它认识清楚。比如说这里摆一堆苹果可以从大小上认识,从青到红去认识,这个不影响认识这个东西。每个人经验不同,认识这个世界的纬度不同,但是不影响认识,它的本质是相同的,大道皆同。
我给大家总结一下:(1)大家要认识面试是对能力的培养。(2)希望大家梳理过往的经验,还要关注当下的热点。并且要提炼概括出属于自己思考概括问题的方式。相信大家在这个基础上,再内化成本能,这样在面试极端紧张的时候也会表现出色,相信大家经过这样的面试备考一定会顺利通过面试。
主持人:谢谢两位老师,今天两位老师就今天考试还有将来要面对的面试都已经做了全面的分析。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更多内容希望大家关注人民网公务员考试站。 fang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