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村支书 发表于 2009-8-12 17:44:05

文综 精华

{:5_557:} 中国古代史重要结论总汇
一、原因(根源) 因素 关键 条件
    1.造成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 生产能力低下
    2.私有制产生的直接原因 生产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
    3.出现私有制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4.氏族公社由母系发展为父系的主要原因 男子在生产中取得支配地位
    5.夏朝出现“家天下”局面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春秋时期是我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时期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显著提高
    7.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产生
    8.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主要原因 实行管仲改革,齐国经济实力强大
    9.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根本原因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
    10战国时期,战争不断,而社会经济仍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 封建生产关系确立
    11.战国时期,封建之取代奴隶制的直接原因 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12.法家思想在战国受到统治者重视的主要原因 有利于统治者加强统治
    13.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14.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的最主要原因 经济实力最强
    15.迫使陈胜等人在大泽乡起义的主要原因 法律严酷、误期当斩
    16.楚汉相争中刘邦取胜的主观原因 争取民心归顺,军事策略正确
    17.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 社会十分贫困
    18.汉初统治者采取宽舒政策的直接原因 秦王的教训
    19.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和亲”政策的最主要原因 经济军事力量薄弱
    20.西周和汉初实行分封制都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 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诸侯势力增强
    21.汉武帝能实行“大一统”的根本原因 封建经济的发展
    22.东汉黄巾起义的根本原因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
    23.东汉末年开始出现军阀集团割据局面的根源 封建的自然经济形态
    24.曹操能够统一北方地区的决定性条件 注重农业,保证军粮供应
    25.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胜的最主要原因 孙刘结盟抗曹
    26.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发展成均势
    27.东吴时代江南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中原战乱,北方人士南迁
    28.东汉到西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的主要原因 中原文化先进
    29.西晋时期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 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实力增强,南方衰落
    30.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成风,佛道盛行,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的原因 社会动荡不安
    31.西晋统一为时短暂的根本原因 腐朽的门阀掌权,皇族争权夺利
    32.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推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广的根本原因 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33.祖逖北伐收复中原努力失败的主要原因 朝廷没有给予有力支持
    34.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立东晋的主要原因 得到士族地主的支持
    35.淝水之战前秦战败的最重要原因 前秦统治不得人心
    36.前秦败于淝水之战的主观原因 军心离散,缺乏斗志
    37.祖逖北伐、淝水之战都未能完成统一的共同原因 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
    38.对淝水之战的胜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人心的向背
    39.导致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 先进经济形态的影响
    40.形成陶潜田园诗风格的思想根源 对现实不满
    41.东晋至南朝末,朝代更替频繁,政局不稳的最主要原因 大将拥兵夺权
    42.公元5世纪晚期,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较为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政府大力推行均田制
    4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北方劳动人民南迁
    44.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原因 各族人民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
    45.隋朝开凿大运河最重要的客观原因 江南地区经济日益重要
    46.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在于 科举制度有利于巩固专制地位
    47.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光照四邻,这时文化发达的最根本原因 国家强盛,经济繁荣
    48.唐太宗能够纳谏的主要原因 接受隋亡教训
    49.唐朝对外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盛况的根本原因 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50.促使唐朝扬州繁荣至极的直接原因 交通枢纽地位
    51.唐朝中期,均田制无法实行的主要原因 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经济发展
    52.唐朝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五田可授,其根源在于 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53.唐朝募兵之取代府兵制的根本原因 均田制的破坏
    54.唐朝中期藩镇权力过大的根本原因 军事制度的缺陷
    55.安史之乱之前,唐朝政府腐败的直接原因 唐玄宗不理政事,重用坏人
    56.唐朝爆发安史之乱的最根本原因 均田制破坏导致军事制度缺陷
    57.唐朝两税法得以实施的最主要原因 它适应了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
    58.两税法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重大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 它改变了征税标准
    59.唐末和东汉末农民起义的相同原因 宦官专权
    60.导致唐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藩镇割据
    61.导致贞观之治出现最主要的经济条件
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生产时间
    62.“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
轻揺薄赋,重视农业
    6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自北向南转移的主要原因
北方多次战乱
    64.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根源 唐末潘镇割据的延续
    65.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的前提条件 社会安危
    66.北宋时期出现纸币的根本原因 商业活动频繁
    67.导致南宋与金对峙局面的原因 绍兴与议后,金获得淮河以北广大地区
    68.南宋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商业往来,其重要原因在于
造船技术大有提高
    69.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根源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70.五代两宋以后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以海陆为主的直接原因
五代两宋时期战乱导致西北陆路贸易中断
    71.元朝政府发展长江口至直沽之间海运的主要原因 全国经济重心在江南
    72.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的加强主要的原因 国家的统一
    73.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方产生资本主萌芽的最主要条件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74.明朝后期,宦官专权十分严重,导致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制度存在
    75.郑和下西洋得以顺利进行和完成的主要原因
农工商发达,国力强盛
    76.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77.明清时期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主要原因
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78.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根本原因
封建制度日趋腐朽
    79.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 强烈的民族意识的驱使
    80.清乾嘉期间崇实学风消失的主要原因
文网严密,人心自危
    81.“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
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82.造成近代中西科学技术差距的根本原因 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的作用
    83.史学界之所以肯定武则天的主要原因 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84.元朝的松江成为棉纺业中心的主要原因
黄道婆改革面纺织工具
    85.促使原始社会人类过定居生活的直接原因
原始农业的发展
    二、目的 目标 意图 用意
    1.齐恒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的主要目的
提高齐国地位
    2.秦朝修筑万里长城的直接目的
抵御匈奴南下
    3.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 奠定对外战争的物质基础
    4.周初统治者实行封建制的主要目的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策
    5.汗初实行款舒政策的根本目的
稳定统治
    6.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根本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
    7.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
分割王国的封地
    8.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其目的在于
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
    9.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
联络大月氏
    10.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的直接目的
保证北魏政府财政收入
    1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
巩固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1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观目的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1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14.隋唐实行科学举制的最主要目的
扩大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
    15.唐政府规定农民可以纳绢代役的主要目的
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16.唐太宗注意用人纳谏的根本目的
维护统治地位
    17.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的主要目的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18.五代十国很多政权比较重视发展生产的目的
保存实力
    19.宋太祖即位后,采取“杯酒释兵权”的直接目的
防止“陈桥兵变”重演
    20.元朝重视国内陆路水路交通,其主要目的在于
有效的管辖空前辽阔的疆域
    21.元朝政府大力发展漕运和海运的主要目的 解决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
    22.元朝政府重视国内陆路水陆交通,其直接目的在于
取得南方粮食供应
    23.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文”、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本质目的在于
强化思想统一
    三、特点
特征
表现
标志
    1.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点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2.人类社会组织发展到氏族公社时期的标志
按血源关系组成稳定的群体
    3.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府特点
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4.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铁器的使用
    5.秦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本质特征
皇权至高无上
    6.标志秦朝灭亡的直接事件
偏师绕道,刘邦进京
    7.东汉和前代比,其政治上的突出特点
豪强地主享有特权
    8.十六国时期结束的标志
北魏统一黄河流城
    9.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
北方少数民族学会农业生产,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10.南朝政权更替的特点
武将夺权
    11.唐朝设置节度使之后,国内政治形式的特点
内轻外重局面形成
    12.五代时北方五个朝代更替的共同特点
军事将领篡权自立
    1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
消弱地方势力
    14.明朝加强专制的突出特点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15.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历史意义的特点
赋税折银征收
    16.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其特点在于
机户拥有资金、织机,开设机房,为佣工人进行生产
    17.明朝时,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本质特征在于
雇佣劳动关系出现
    18.明清文化具有新时代特征,这主要指
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
    19.李自成起义把农民战争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
触及土地制度
    20.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
    四、实质
本质
性质
    1.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实质
法律是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2.楚汉战争的性质
封建统治者争夺权位的斗争
    3.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的实质
民主政权的对立
    4.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以经济发展角度讲实质上就是
少数民族农业化的过程
    5.隋朝开创科举制,从实质上说是
网罗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6.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
封建制度日臻完善,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
    7.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和中期实行两税法的相同实质
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8.“安史之乱”的实质
地方割据势力同中央政府争夺最高治权
   
    五、意义
作用
影响
结局
结果
    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肥水之战的相似作用
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起了决定作用
    2.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族最重要的影响
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3.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和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4.唐朝两税法的直接作用
缓解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
    5.两税法实行后,影响最深的作用
削弱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6.隋朝大运河发挥的主要作用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7.北宋派转运使到各地管理地方财政的主要作用
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经济条件
    8.澶渊之盟的最大影响
双方维持了一个世纪的和平友好往来的局面
    9.王安石变法的突出效果
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济贫济弱的局面
    10.元朝时期开凿运河的主要作用
解决了元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
    11.八股取士的直接作用
培养皇帝的忠实奴仆
    12.明朝后期该用银两收税对社会最深刻的影响
促进了农业产品和手工产品的商品化
    13.清朝设置台湾政府的最重要的二、目的
目标
意图
用意
    1.齐恒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的主要目的
提高齐国地位
    2.秦朝修筑万里长城的直接目的
抵御匈奴南下
    3.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
奠定对外战争的物质基础
    4.周初统治者实行封建制的主要目的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策
    5.汗初实行款舒政策的根本目的
稳定统治
    6.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根本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
    7.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
分割王国的封地
    8.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其目的在于
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
    9.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
联络大月氏
    10.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的直接目的
保证北魏政府财政收入
    1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
巩固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1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观目的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1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14.隋唐实行科学举制的最主要目的
扩大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
    15.唐政府规定农民可以纳绢代役的主要目的
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16.唐太宗注意用人纳谏的根本目的
维护统治地位
    17.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的主要目的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18.五代十国很多政权比较重视发展生产的目的
保存实力
    19.宋太祖即位后,采取“杯酒释兵权”的直接目的
防止“陈桥兵变”重演
    20.元朝重视国内陆路水路交通,其主要目的在于
有效的管辖空前辽阔的疆域
    21.元朝政府大力发展漕运和海运的主要目的
解决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
    22.元朝政府重视国内陆路水陆交通,其直接目的在于
取得南方粮食供应
    23.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文”、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本质目的在于
强化思想统一
    三、特点
特征
表现
标志
    1.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点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2.人类社会组织发展到氏族公社时期的标志
按血源关系组成稳定的群体
    3.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府特点
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4.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铁器的使用
    5.秦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本质特征
皇权至高无上
    6.标志秦朝灭亡的直接事件
偏师绕道,刘邦进京
    7.东汉和前代比,其政治上的突出特点
豪强地主享有特权
    8.十六国时期结束的标志
北魏统一黄河流城
    9.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
北方少数民族学会农业生产,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10.南朝政权更替的特点
武将夺权
    11.唐朝设置节度使之后,国内政治形式的特点
内轻外重局面形成
    12.五代时北方五个朝代更替的共同特点
军事将领篡权自立
    1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
消弱地方势力
    14.明朝加强专制的突出特点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15.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历史意义的特点
赋税折银征收
    16.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其特点在于
机户拥有资金、织机,开设机房,为佣工人进行生产
    17.明朝时,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本质特征在于
雇佣劳动关系出现
    18.明清文化具有新时代特征,这主要指
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
    19.李自成起义把农民战争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
触及土地制度
    20.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
    四、实质
本质
性质
    1.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实质
法律是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2.楚汉战争的性质
封建统治者争夺权位的斗争
    3.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的实质
民主政权的对立
    4.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以经济发展角度讲实质上就是
少数民族农业化的过程
    5.隋朝开创科举制,从实质上说是
网罗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6.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
封建制度日臻完善,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
    7.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和中期实行两税法的相同实质
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8.“安史之乱”的实质
地方割据势力同中央政府争夺最高治权
   
    五、意义
作用
影响
结局
结果
    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肥水之战的相似作用
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起了决定作用
    2.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族最重要的影响
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3.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和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4.唐朝两税法的直接作用
缓解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
    5.两税法实行后,影响最深的作用
削弱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6.隋朝大运河发挥的主要作用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7.北宋派转运使到各地管理地方财政的主要作用
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经济条件
    8.澶渊之盟的最大影响
双方维持了一个世纪的和平友好往来的局面
    9.王安石变法的突出效果
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济贫济弱的局面
    10.元朝时期开凿运河的主要作用
解决了元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
    11.八股取士的直接作用
培养皇帝的忠实奴仆
    12.明朝后期该用银两收税对社会最深刻的影响
促进了农业产品和手工产品的商品化
    13.清朝设置台湾政府的最重要的意义
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近现代史(上)
    一、原因(根源)
因素
关键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根本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鸦片战争中,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芽的直接原因: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
    3、“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产生的直接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4、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5、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拜上帝会的组织发动。
    6、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
    7、《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当时中国不具备实施这种方案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
    8、列强于1853年提出“修约”的要求遭到拒绝后,没有立即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英法忙于克里木战争。
    9、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同外国势力出现暂时“和好”局面的原因: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高涨。
    10、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只引进西方技术,不彻底改革封建制度。
    11、中国无产阶级早于资产阶级产生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里诞生中国无产阶级。
    1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3、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资本主义发展条件成熟。
    14、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最终各走各路的主要原因:阶级属性不同。
    15、维新运动之所以取代洋务运动而在政治上唱主角,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16、维新变法兴起的根源: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17、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的关键: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18、“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主要利益。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根本原因: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夺取殖民地。
    20、黄海之战后,北洋舰队失去战机的主要原因: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海迎敌。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对中国大量输出资本进行经济侵略的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22、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侵略势力未能完全瓜分灭亡中国,其主观原因在于: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23、义和团被清政府先利用后镇压,其根本原因在于:义和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处于感性阶段。
    24、义和团前期进行反清活动,后又提出“扶清”口号的主要原因:民族矛盾的尖锐。
    25、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义和团运动仍然是旧式农民战争。
    26、封建社会中,中国农民革命都以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平均主义思想观念决定了农民革命的狭隘性。
    27、一直到清朝前期,中国始终未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未能发展为真正的资本主义经济。
    28、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国内基本因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9、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0、20世纪初,中国许多地区开展收回路权的斗争的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31、清王朝的新政企图保存和扩大他们的势力,但却促成了王朝的灭亡,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新政没有触及中国当时的社会矛盾。
    32、中国人民开展保路运动的最根本原因:清政府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
    33、武昌起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其关键因素在于:革命士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4、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虽然都要求救亡图存,结果两者都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6、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与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国情决定,资本主义得不到充分发展,或者说资本主义力量小。
    37、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38、清政府实施“预备立宪”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清政府的反动目的已完全暴露。
意义
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ibeitianlei 发表于 2009-8-12 18:04:42

{:5_550:}

flame 发表于 2009-8-12 18:06:58

{:5_556:}

異想゛ノ兲閞 发表于 2009-8-12 18:07:53

{:5_556:}

无影乐 发表于 2009-8-12 20:03:55

“没吃饱,呵呵。来个夜宵吧!”

leioning 发表于 2009-8-13 11:02:44

kan kan

zwb2pxj13 发表于 2009-8-13 11:47:21

xiangdan ganxie

zwb2pxj13 发表于 2009-8-13 11:53:58

楼主 貌似不全啊!期待增加!!
谢谢!

小欢欢 发表于 2009-8-13 12:01:33

{:11_520:}

阿门 发表于 2009-8-13 12:04:52

{:5_556:}

爱随梦飞 发表于 2009-8-13 12:11:13

很强啊

452003760 发表于 2009-8-13 14:46:33

qiangqiangdan

hector 发表于 2009-8-13 18:01:37

{:5_551:}

wangdi 发表于 2009-8-13 21:11:09

字这么小

consheng789 发表于 2009-8-14 18:48:54

谢谢分享@!~~

小河 发表于 2009-8-17 07:21:32

{:5_550:}

奇缘 发表于 2009-8-17 21:21:28

谢谢诶

304681312 发表于 2009-8-18 10:58:44

有这么多啊,晕{:5_551:}

jp1234 发表于 2009-8-19 15:23:27

辛苦楼主啦

nyzhongkai 发表于 2009-8-19 15:31:40

{:5_557:}

血宴花少 发表于 2012-9-7 10:15:14

jhtr沈文荣问题我

twty21 发表于 2012-9-9 14:13:09

总结的不错!!

形单影只 发表于 2012-9-9 15:33:25

09年的,精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综 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