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来看这条,还会觉得他们无辜吗?
<FONT size=6><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842b00><STRONG>当网友们还在广泛关注的“柑橘蛆虫”事件中的受损农民时,这两天,“蛋贱杀鸡”的相关新闻又引起我们的关注:自从香港发生“三聚氰胺鸡蛋”事件,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的蛋农开始进入“寒冬”。定兴县的鸡蛋几乎全部销往北京和广东,北京的批发商已经通告蛋农们,若没有“不含三聚氰胺”的相关证明,他们所有的鸡蛋将全部被拒之门外。迫于鸡蛋积压的压力,蛋农们纷纷把自己辛勤饲养的蛋鸡送往屠宰场。<BR><BR>面对鸡蛋积压的压力,蛋农们只能把一部分蛋鸡送往屠宰场以求换得一部分救急的资金,真可谓“杀鸡取卵”,面对遭遇寒冬的蛋农们,政府如何及时有效的化解危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饲料市场的“潜规则”如何厘清,监管部门检测如何监督到位?希望网友们都能共同关注这个话题,出谋划策,帮农民兄弟度过这场寒冬!</STRONG></FONT><BR></FONT> <CENTER><FONT style="COLOR: #842b00"><FONT style="FONT-SIZE: 20px"><FONT face=楷体_GB2312><STRONG>【声音:饲料市场“潜规则”是更大隐患】</STRONG></FONT></FONT></FONT></CENTER><BR><BR>三聚氰胺问题再次升级,在“问题奶粉”事件中被忽视的饲料行业添加三聚氰胺的潜规则被骤然放大——事实上,三聚氰胺在饲料行业内的使用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苏丹红来了治苏丹红,三聚氰胺来了治三聚氰胺,这种缓解一时症状的治标之法不会有用。没有一个脱胎换骨的食品安全监管革命,良心就依然会兑换成金钱在交易中出售,良心的泯灭就仍然会以许许多多所谓“业内公开秘密”的方式呈现。唯有当出售良心者对于“法律之剑必然砸中自己”有非常明确的预期,良心才能重新回到那一颗颗曾经鲜红的心脏。<BR><BR> :L :o 许多地方农民在市场上没有话语权,农民在整个市场中是处于弱势地位,而贩子们却掌握着话语权。市场上的地位不平等,造就了低买高卖!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比如猪。养猪场卖的生猪单价已经降到了5元左右,和2007年同期相差不远,而市场上的猪肉是多少了,有降,但是所降甚少!大家想想原因何在?利润都在贩子和下游的产业里。农民没有赚到,位于上游的饲料受到影响,也就是常说的供求关系,农民没有利润,也就没钱去多买饲料,又造成了饲料市场的供求不平横,加上今年粮食价格的上扬,饲料成本又在加大,饲料商为了赚取利润,不得不加入三氯氰胺。而政府在该作为的却不作为,宽松的监管甚至打上保护民族产业的招牌。但有时候,不仅仅是监管问题,政府的监管并不是万能的,在市场不健康的情况下,商家为了追逐利润也就不得不冒道德风险。解决办法我认为:1、要鼓励农民、养殖户成立合作社或者互助组织,政府归位为农民组织解套,以增强农民(养殖户)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共同抵御市场风险。2、发展规模化现代化养殖业,这样有利于成本的降低,和抵御风险能力的提高。3、加强监管,加强对产业链的全程监管。4、建立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以及公平的市场环境,政府不该干预的不要干预,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维护市场各方的利益,实现市场主体利益的最大化。总之,要使得农民不仅仅是被监管者,也是自我管理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被监管。[ 本帖最后由 汲湘 于 2008-11-2 08:11 编辑 ]
惨
:L 哎呀。惨回复 4楼 汲湘 的帖子
这都是你自己的观点吗,你很有思想呀,越来越崇拜你了呵呵,你的观点我要借鉴,万一申论考这些还可以做个参考呵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