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 发表于 2012-4-1 22:11:33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文/ □本刊记者 马小娟

  说到父亲,21岁的冯翌多通常会默不作声,她的名字里就悄悄藏着一个今生都无缘相见的父亲。

  21年前,在冯翌多出生的第二天,父亲冯其昌在福建省边防总队泉州支队的一次反盗窃海上统一行动中牺牲。

  冯翌多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专业的大二学生。自2000年以来,普通公安院校开始招收公安英烈子女保送生,每年4月,被推荐的公安英烈高中毕业生子女,参加公安部统一组织的考试后,可进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所属公安院校深造,其中分数名列前茅的考生,可以选报入读公安部直属院校。

  清明前夕,本刊记者深入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部分公安英烈子女共同交流、恳谈。呈现在这里的,是他们的学习、生活、收获与思考。

  我生命中的那个父亲

  “我对父亲仅有的认知是那些静态的画面,还有母亲描述时我自己想像出来的场景,虽然我从未见上他一面,从小他却活在我的心中、精神中,好似他是陪着我们的。父亲与母亲的合影上,父亲笑得幸福灿烂,但在我的想像中,父亲若见了刚出世的我,会笑得更灿烂的。”冯翌多说。

  除了与几个要好的朋友坦诚自己的父亲是名尽职尽责的好警察,冯翌多从不谈自己的父亲,她说也不是说“难以启齿”,而是当别的同学说自己的父亲多疼爱自己时,我会想,我的父亲会做得更好的。

  入学半年多的治安学专业一年级新生杨博睿,现在在公大也已结交了几位公安英烈子女,他们时常来往,会聊些自己不愿被外人知道的事情,他说“我们是很特殊的朋友”。

  父亲离开时杨博睿才两岁,虽然没有任何印象,但脑海里似乎也有几个静止的画面,画面中有个不认识的人,却不感到陌生,“我知道那就是爸爸”。

  杨博睿说自己对父亲的认识也都来自亲戚的描述,由此他知道了自己的“坏脾气”和满头的“自然卷”都随了父亲。

  父亲是山里考出来的孩子,直到现在妈妈都经常开玩笑,说“找对象千万不能找山里的,要不生个孩子都是倔脾气”。二姨更爱拿他的“卷毛”开玩笑,常胡噜着他的脑袋笑他,“你要都随了你爸家,别提多难看了”。

  “父亲去世得太早,那时我才10个月,完全没有印象。”2010级安全防范工程专业的肖诗鹏说,对父亲的所有认知都是由母亲或者父亲生前的朋友告诉他的。他总结自己和父亲最相像的地方,大概就是比较执著吧,对自己认定的事一定要去完成。

  对于那些曾得到过父亲疼爱、对父亲有清晰记忆的公安英烈子女,父亲这一称呼,则是沉甸甸的,带着疼痛与热度。

  杨抒敏去年刚保送考入公安大学涉外警务专业,父亲杨新太生前是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北郊分局民警,1999年4月在扑救山火中牺牲,那年正是小抒敏7岁生日的前夕,她还记得自己委屈地哭了,因为爸爸曾答应她再过两个星期7岁生日时,要给她买个大蛋糕的。

  懂事后的杨抒敏从此再也没去过太原的晋祠公园,因为那里曾留下一家三口幸福快乐的欢笑。仅有的一次走到公园门口,想让昨日重现,但最终也没有勇气踏进去,她怕在圣母殿前找到一家三口合影时的足迹。

  然而父亲的音容笑貌早就刻进她生命,有许多次,当吉普车驶过马路,她都会在后边穷追不舍,希望里边开车的人,是自己最亲最爱的爸爸。

  付佳曾经有个爱说爱笑的爸爸,她说这点她和爸爸最像,因为她也很爱说笑。

  “小时候,爸爸一有时间回到家里就会给家里人讲一些笑话,逗我们全家人开心。爸爸曾经教我背儿歌,看我学得很快,爸爸很开心地夸我:我女儿真聪明,将来错不了!”付佳说,爸爸笑起来眼睛眯眯的,从他的笑容里我感受到了他对我的爱。她最想对爸爸说的话是:“爸爸,今生我们父女在一起的时间太短太短,来生愿我还做您的女儿,但希望您不要再离开我。”

  我的选择我的大学

  付佳现在是公安大学治安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当她最初决定要参加公安英烈子女保送考试时,老师和同学都很惊讶。

  “因为在我们县里,很少有同学报考公安类院校,而且我是第一个来公安大学的学生。我的高中班主任曾劝过我选择其他学校,认为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但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公大,因为我可以做父亲遗志的继承者,完成他未完成的公安事业。”付佳告诉记者。

  白沛汶上高中时理想中的大学是大连理工大学,但后来改变想法,最终来到公安大学,报考了安全防范工程专业。这个开朗的小伙子认为,过去的老师和同学应该看到了他三年来的成长和进步,自己也觉得在公安大学收获了很多,经历了很多,成熟了很多。“我很珍惜在这里的学习和生活,并且也更加认定自己的抉择是正确的,值得的。”

  三年前,初到北京时,白沛汶觉得自己就是个“乡下人”,北京现代化的事物太多,让他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很长一段时间他对北京的印象都不是那么好,但现在的态度缓解了很多。

  “压力大所以动力也大,我被北京同化了不少。北京人的生活压力太大,生活过于忙碌,每次乘坐地铁到北京市区,感觉自己就像‘无头苍蝇’一样,而且到处都是自己这样的,在北京这个大世界里是那么渺小,总觉得还是太原这个城市更适合自己生活,亲切、自由。”白沛汶说,可今年寒假回去,感觉太原市也在向一线城市靠拢,“我很害怕太原市会变成北京这样,但这也许是一种必须的过程”。

  对于公大的学习风气与氛围,白沛汶也有自己独到而清醒的认识,他说他相信公安大学的学习氛围乃至学术氛围会越来越好,公安大学的生活环境我是很知足了,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兄弟姐妹,享受着美好而有规律的生活,警务化管理是很好的生活模式,对自己的身心都有督促作用。

  白沛汶坦言,虽然公安大学和他当初的预想出入很大,但现在已完全融入这个环境之中,说明自己也成熟了许多。三年的公大学习和生活,白沛汶最大的收获是最终确立了自己的追求,并感觉到了很强的紧迫感,现在正在为自己的追求刻苦学习、不懈努力。

  2010级安全防范工程专业的唐磊不是作为公安英烈子女保送生考入公大的,他是通过云南省高考进入公安大学的,专业也是自己选报的,因为“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父亲的遗愿”。

  父亲生前一直跟唐磊说长大了要做个好警察,“他的遗憾就是当年没能考上公大,所以希望我能完成他的遗愿。”唐磊说:“我父亲忠厚老实、任劳任怨、性格偏内向,我觉得这几点我都特别像他。还有我和我的父亲都比较黑。”

  唐磊的母亲是小学教师,家里其他人都是农民,他选择了公安大学,家里人都很支持,家人也都希望他能继承父亲的遗志,做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他觉得自己和公大别的同学没有什么不同,平时也会跟同学谈论自己父亲,其他同学知道他的情况后,也经常关心、帮助他。

  虽然不是保送生,但是队长也尽量帮助他,他也参加过一些英烈子女的活动,和其他英烈子女的关系也不错,平时有什么事大家都会相互帮忙。

  清明前夕记者的采访触动唐磊心绪,他要对父母说的话太多,为此特意给父母各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向早逝的父亲述说母亲抚养自己的艰辛和对父亲的日夜思念:“爸爸,您看今晚的月色多么美好,但我还是觉得孤独,因为我最爱的人不在我身旁。”

  然而,十多年来与身患风湿疾病的母亲相依为命的唐磊又是坚强、豁达的,父亲在他8岁时牺牲个人生命的勇气从何而来,那时他不可能懂得,而现在,大学二年级的他已经完全理解了自己的父亲:“每一个生命都是可贵的,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而牺牲的生命更加可贵,因为他们牺牲了小家,拯救的是大家,他们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英雄,也是我们作为子女的骄傲。”

  未来计划里母亲会占重要位置

  在被访的公大英烈子女心里,失去了父亲,母爱更显温馨而伟大,日常而深厚,柔软而坚韧。

  唐磊在给母亲的信里写道:“妈妈,爸爸走后,我发现您瘦了很多。是啊,您一个人要忙两个人的活,怎么能不瘦呢。以前身体棒极了,可现在连冷风吹一下都受不了。但我能感觉得到,您的爱却丝毫未减,特别是在父亲身故后,更是如此。母爱的长河显得更加轻柔、清澈,我是您用自己的汗水抚养长大的,这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像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丝暖暖的微笑,都为我的生命筑起了不倒的长城。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爱不是用语言完全表达的,只能用生活全部来表达它!请相信儿子,儿子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唐磊认为自己与别的院校大学生最大的不同点,是他肩负着更大使命,并且要照顾千辛万苦养育他十多年的母亲,要努力学习认真工作,继承父亲的遗志,以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来自武汉的肖诗鹏,说自己从小到大都跟普通同学过着差不多的生活,家里有妈妈、姑姑、爷爷、奶奶,并没有因为失去父亲而对日常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可能惟一不同就是没有父亲的关爱心理上有什么暂时没有察觉的缺陷吧。对他来说,如果一定要在他与其他学生之间划条道道,那就是“我想我对母亲会更加孝顺,在未来的计划中会更加考虑到母亲的情况”。

  杨博睿是由母亲独自带大的,“从2岁起母亲开始自己一个人带我,又当爹又当妈。从小母亲就对我严格管教,事事处处都让我向好的事物学习”。杨博睿说到他上中学时学习紧张,母亲就更加辛劳,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分出精力来照顾他,让他毫无顾虑地投入学习。

  母亲对杨博睿说得最多的话就是:社会在关注着你,人民也在关注着你,一定要争气,努力学习,进入好的大学,为家人争光。杨博睿说,我们生活在单亲家庭,“家”永永远远都会占据内心最重要的位置。

  即将大学毕业的付佳最想对妈妈说:“妈妈,自从爸爸走后,你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这个家,你为这个家做得太多太多,在我的身上你倾注了所有的爱,而作为女儿我做得太少太少。现在您的女儿已经长大了,以后我会撑起这个家,我会照顾您。您太辛苦了,该歇歇了。”

  “在公安大学,我也结识了别的地方的英烈子女,在政府和社会的关怀下,我们都过得很好,没有想像得那么难,因为我们和自己的父辈们一样,有一颗坚毅的心。”冯翌多说:“这20年来,最不容易的就是我的母亲,父亲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是光荣的,妈妈作为一位母亲,也是令人敬佩的,她只是港务公司一名小小的职工,拿着不多的薪水抚养了我二十多年,衣食住行她都不让我比别人差,好在我的其他家人也给了我们更多的爱与帮助,减轻了母亲的负担。当他们听说我要进公安大学时,都是极力赞成的,多是为了我可以继承父亲的职业而感到欣慰吧。”

  问及对未来的打算,冯翌多亦有自己的顾忌与思考,她记得小时候回老家扫墓的时候,在父亲的墓前奶奶哭得几近昏厥,母亲也总是悲痛欲绝,她当时只是个孩子,不知道“没了”是什么意思,长大了才明白,失去亲人的痛有多痛。她说,我选择了这所学校,这个行业,穿上了警服就应该为人民奋不顾身,但又作为母亲的女儿,我也应该保护好自己,尽量避免做“让人民缅怀的英雄”。

  做一名出色的新型警察

  来自云南的程荟霖在14岁那年失去了父亲,她永远都记得那天,3月14日。

  为抓捕吸毒嫌疑人牺牲的父亲生前是一名社区民警,他的足迹遍及社区每个角落,曾留下6本笔记、8万多字的工作记录,所里的叔叔阿姨都夸父亲是“活地图”,这些也都给程荟霖留下极深的印象。

  在父亲生前,她曾问过他怎么知道得那么多,父亲教她:“你想做什么,只要竭尽全力,就一定能做成、做好。”

  公安英烈子女自小就在父辈敬业、献身的精神与氛围下长大,对“人民警察”这一身份和职业有着非常直观的认知与理解。

  在付佳的家里,除了奶奶以外,爷爷、爸爸、妈妈都是警察。爷爷退休前是主管刑侦的公安局长,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对子女的要求也很严格。她的父亲正是在爷爷的教育和影响下,爱上警察这个职业,成为一名刑警。母亲是一名拘留所民警,从事内勤工作,好强、敬业,在各种公安业务考核中,总会被评为优秀。付佳还记得上公大前,爷爷和奶奶去车站送她,爷爷对她说:“孙女,你要勤奋读书,踏实做事,将来做一名出色的警察,成为你爸爸的骄傲。”

  经过大学4年的集体生活,付佳感受到了一个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会了用感恩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亲人、同学和朋友。经过大学4年的理论学习,也积累了许多公安专业知识,这为以后提高公安职业素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她还经历了在深圳的派出所和广州亚运安保的两次见习,更进一步丰富了她的公安工作实践经验。

  肖诗鹏认为如果将来能够从事警察工作,自己这一代人在工作中应该比父辈们更加谨慎、更加专业、更加人性化。

  在杨博睿的家乡山东,警察虽然挣钱不多,但是个十分光彩、神圣的职业,对于他选择公安大学、当一名警察,家里是全票通过的。他认为世界上总会有犯罪,而打击犯罪总是危险的,生命可贵,谁都想好好活着,可是总得有人出来冒着那份危险来保卫大多数人的幸福生活。谁都不希望“牺牲”发生在自己家人身上,但牺牲是不可避免的,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吧。在他心目中,“英雄”就是能把一切都处理好的人。

  唐磊认为,英雄主义除了具有社会意义外,在人格的塑造上也具有更崇高的价值,它让每个人产生一种心灵的激荡,让每个人的精神、人格得到整体提升。在他看来,在以后从事的警察工作中,警察队伍的管理体制会更加健全,警察的文化水平、执法技能和专业化意识会更加强化,用人机制将更加完善,更重要的是执法待定法律依据会更加健全和完善,再加上各种科研创新成果,势必让科技强警之路越走越远。

  回家过年时被大家说“变了,成熟了,自信了”的冯翌多也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犯罪种类和手段都在逐渐增多和复杂化,高科技犯罪也更加频发,我们面临的是比父辈们更为严峻的考验,光靠斗勇已不足以遏制犯罪现象,我们还需有足够的智谋去面对犯罪行为,所以新时代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白沛汶即将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他说他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读公大,当警察,就是延续父亲的使命,同时也是自己所期待的人生之路,那就是为党、国家和人民不懈奉献自己。和平时代的牺牲要看是什么性质的牺牲,当然没有牺牲是最好的结果,他说不希望再看到牺牲,但是作为一名预备警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牺牲精神,也就是奉献精神。如果以后能如愿从事警察工作,首先是延续父辈的精神,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其次会用知识、技能的武器来充实自己、武装自己,从而让自己更能胜任警察工作,胜任公务员的身份,更好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烽火人生 发表于 2012-4-1 22:12:49

敬礼!

独孤丘 发表于 2012-4-1 22:28:33

:bb75

天涯孤鸿 发表于 2012-4-1 23:31:48

{:soso_e17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